急性肝衰竭模型鼠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0:36
【摘要】: 【背景及目的】 急性肝衰竭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肝细胞的大量死亡,从而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其临床特点是肝功能迅速恶化,可引起肝性脑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肝衰竭病因复杂,在我国由于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是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其次可由药物、植物或化学品中毒等引起。研究显示,细胞凋亡在急性肝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对于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发生大量凋亡的机理尚缺乏足够认识。一般而言细胞凋亡的发生存在二种机制:由携带凋亡信号的配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将凋亡信号传导入细胞内,从而启动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该途径即死亡受体途径;或由细胞核内DNA的损伤诱发细胞凋亡的发生。在急性肝衰竭早期是否存在DNA损伤及DNA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了探讨其发病机理,,本研究利用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建立的小鼠动物模型,以彗星实验、ELLISA、TUNEL等方法探讨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包括: 1、研究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的发生及演变。 2、研究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血清TNF-α浓度的变化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3、研究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损伤的演变过程。 4、研究天晴甘平干预对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5、研究阿拓莫兰干预对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制作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 2、、采用彗星实验从早期开始检测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核DNA的损伤,用Olive尾矩值表示DNA的损伤程度。 3、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血清TNF-α的浓度。 4、采用HE染色的方法检测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5、采用TUNEL法检测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 6、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前3h,实验组给予天晴甘平灌胃,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用彗星实验检测肝细胞核DNA的损伤。 7、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前2h,实验组给予肌肉注射阿拓模兰,分别于注射D—galn和LPS后不同时间点用彗星实验检测肝细胞核DNA的损伤,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 【结果】 1、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0.5h,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核DNA的Olive尾矩值即明显增大,至1 h,出现细胞核DNA损伤的肝细胞达100%,且随时间延伸,肝细胞核DNA的Olive尾矩值逐渐增加。各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2、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0.5 h,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无升高;1h略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以后,升高趋势明显,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腹腔注射D-Galn和LPS 2h,模型组小鼠HE染色结果发现,肝细胞始出现嗜酸性染色增强,至8h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肝窦明显扩张充血并出血。 4、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6 h,模型组小鼠TUNEL检测结果发现肝组织始有凋亡细胞出现,至8 h出现大量凋亡细胞。 5、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天晴甘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Olive尾矩值明显变小,差异具显著意义(P<0.05)。 6、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阿拓模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Olive尾矩值明显变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TNF-α浓度无明显改变;在腹腔注射D-Galn和LPS后的6h时间点,阿拓模兰治疗组的凋亡指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但在8h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核DNA较早出现损伤,并随时间延伸逐渐加重,最终可能诱发了肝细胞凋亡。导致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的原因可能是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的毒性作用。同时,本研究HE染色的结果也提示,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坏死的机理部分也可能与肝细胞核DNA的损伤有关。 2、血清TNF-α浓度的升高与肝细胞核DNA损伤的发生及演变不完全同步,但可能具有进一步促进肝细胞核DNA损伤的作用。 3、天晴甘平具有减轻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核DNA的损伤的作用。 4、阿拓模兰具有减轻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核DNA的损伤及细胞凋亡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与血清TNF-α浓度的改变无关。
【图文】:
2、肝细胞核DNA损伤检测结果:未受损的细胞核表现为一圆形荧光核心,即彗星头部,没有拖尾;而受损的细胞核则有彗尾从核中伸向阳极,形成一个亮的荧光头部和尾部,见图1一7。Olive尾矩值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腹腔注射D一Galn和 LPS0.5h肝细l7
注药lh组,慧星实验检测结果,x40o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75.3
本文编号:2672490
【图文】:
2、肝细胞核DNA损伤检测结果:未受损的细胞核表现为一圆形荧光核心,即彗星头部,没有拖尾;而受损的细胞核则有彗尾从核中伸向阳极,形成一个亮的荧光头部和尾部,见图1一7。Olive尾矩值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腹腔注射D一Galn和 LPS0.5h肝细l7
注药lh组,慧星实验检测结果,x40o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袁媛;;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体会[J];重庆医学;2007年14期
2 袁平戈;张大志;;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药品评价;2006年05期
3 张佳光;肖和杰;王永华;黄利青;;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细胞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J];药品评价;2008年07期
4 刘惠媛,石裕明;早期大剂量甘利欣治疗重型肝炎26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672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724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