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肝脏损害的回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3:03
【摘要】: 目的 1.了解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原型疾病一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受累的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2.探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对乙肝病毒携带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乙肝病毒活动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的干预治疗。 方法 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收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66例,比较狼疮性肝损害与无肝损害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预后,并对狼疮性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先对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收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1013例,对于其中应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HBsAg阳性患者记录并比较其一般情况,肝炎活动情况、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以及预后。 结果 第一部分5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狼疮性肝损害患者102例(18.02%)。狼疮性肝损害患者的IgG较高(18.65±8.64 g/l vs.15.80±7.14 g/l,P<0.01),ESR较快(22.85±9.30 mm/h vs.19.89±9.70 m/h,P<0.05),SLEDAI积分较高(13.3±8.4 vs.11.3±6.5,P<0.05),病程较短(3.0±4.6 yr vs.4.2±6.0 yr,P<0.05)。给与0.5~1mg/kg的激素和谷胱甘肽治疗之后,70例(68.6%)患者在住院期间肝功能好转。对狼疮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神经精神系统受累以及年龄≤18岁。 第二部分101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除去未查肝炎标志物的患者382例,共收录完整病例631份。其中HBsAg阳性的患者有40例(6.3%),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26例。在经过治疗后出现肝炎活动的患者有6例(6/26,23.1%),1例在治疗之前已经有肝炎活动。接受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组中有2例出现肝炎活动(2/2,100%),没有接受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组中有4例出现肝炎活动(4/24,16.7%)。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羟氯喹的患者在本研究中没有引起肝炎活动。 结论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肝脏损害并不少见,对于那些SLEDAI积分高、病程短、IgG高、血沉快的患者考虑为狼疮本身引起的肝脏损害,使用常规剂量的激素和谷胱甘肽治疗后预后较好,年龄小于18岁及精神神经系统累及是发生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2.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在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之前应常规检查肝炎标志物,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特别是HBsAg阳性的患者,应常规检查HBVDNA和ALT,并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ALT和HBVDNA,对于接受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建议预防性加用拉米夫定100mg/d。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93.2;R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李永哲;;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2 周金玲;吴先林;孙仁山;周凌;鲁元刚;;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影响的评价及处理[J];重庆医学;2011年20期

3 周运恒;石晓星;李戬;姚雯颖;董勤;;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皮肌炎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一例评析[J];检验医学;2011年06期

4 倪勋;魏锦;罗文丰;;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一例[J];华西医学;2011年08期

5 陈效琴;;ANA谱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6 靳淑玲;杨永昌;韩艳冰;;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8期

7 王兰;张丽;江淑芳;;C-反应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6期

8 翟齐西;宋双;许文龙;;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4期

9 张婷;高泉;孙国民;张正宇;周磊;;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8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10 陈荣威;李晓岚;;TNIP1基因与SLE相关性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毅;张义成;张东华;隗佳;胡绍先;孙汉英;刘文励;周剑峰;;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严立平;;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药疹一例[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范永升;温成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系统性红斑狼疮[A];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C];2005年

4 李晓;任红;张文;陈晓农;徐耀文;陈楠;;狼疮性肾炎患者常见并发症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严彦;蒋杰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房向东;涂卫平;秦晓华;徐承云;吴效鹏;胡欣;;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泌乳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袁敏;滕杰;吉俊;邹建洲;方艺;钟一红;丁小强;;狼疮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延香;;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3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10 吴文冰;兰小鹏;;Smith抗原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系统性红斑狼疮该怎么用药[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 栗占国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解救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治疗贯穿始末[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5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7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8 邵建国;B细胞药物:靶向系统性红斑狼疮[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10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博;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冯金保;中国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林纤;iTRAQ多重标记技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少敏;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范晔;中国汉族人群P2X7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潘海峰;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宁;TLR信号通路有关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周迪;膜联蛋白A5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形成倾向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9 姜忠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张峻岭;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免疫特征及HLA基因与临床相关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H因子水平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周若宇;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云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吴玲艳;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高金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IP1基因表达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成姣梅;抗β_2GPⅠ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0年

6 罗彦彦;肝细胞核蛋白及胞浆蛋白诱导建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兔模型[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荣威;TNIP1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张腊月;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丁萌;抗SmD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林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转录因子活性差异的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3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73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