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156例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30 14:46
【摘要】:背景:淋巴瘤为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每年新发病患者约为4.5万人,每年的死亡人数在2万人左右,并且每年都不断上升。在我国,淋巴瘤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病毒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目前,EB病毒,HCV先后被证明与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我国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可导致肝癌的出现已被证实,而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与淋巴细胞免疫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出现。因此,研究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与预防。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淋巴瘤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关系,同时针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意义进行分层分析,以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淋巴瘤发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淋巴瘤以及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及其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我院经病理诊断或初次治疗的淋巴瘤156例、肺癌257例、胃癌626例、乳腺癌621例病例资料,比较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血清标本中HBV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并分析淋巴瘤患者不同分型、临床分期之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是否存在差别。 结果: (1)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74%、6.22%、6.07%、4.18%,其中淋巴瘤的HBsAg阳性率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经χ2检验两两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肺癌、胃癌、乳腺癌三组之间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2)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中,“HBsAb、HBsAg双阴性伴其他任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9.61%、5.83%、2.72%、3.7%,淋巴瘤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肺癌、胃癌、乳腺癌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3)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的患者中,HBsAg阴性,HBsAb阳性,及伴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19.87%、20.23%、20.2%、16.10%,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4)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分层分析,HBsAg阳性患者中,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的“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6.41%、0.38%、0.96%、1.44%,淋巴瘤组显著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BsAg阴性、HBsAb阳性伴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中,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的“HBsAb、HBeAb、HBcAb三抗体阳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03%、7.78%、12.46%、11.4%,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5)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三者之间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51%、11.11%、9.09%;HBsAb阳性伴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18.34%、25.00%、18.18%;“HBsAb阴性、HBsAg阴性伴其他任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9.17%、11.11%、9.09%,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淋巴瘤低分期(Ⅰ、Ⅱ期)与高分期(Ⅲ、Ⅳ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84%、15.38%;HBsAb阳性伴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16.92%、21.97%,;“HBsAb阴性,HBsAg阴性伴其他任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比例分别为7.69%、10.98%,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1)我院淋巴瘤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我院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及“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患者比例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初期与淋巴瘤相关。 (3)我院淋巴瘤患者中,“HBsAg,HBsAb双阴性伴其他任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比例高于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我院淋巴瘤患者中,“HBsAg阴性,HBsAb阳性伴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比例及“HBsAb、HBeAb、HBcAb三抗体阳性”患者比例,与肺癌、胃癌、乳腺癌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期与淋巴瘤无明显相关性。 (5)我院淋巴瘤患者中,淋巴瘤的不同细胞类型,以及不同分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图文】:

病理,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中R-S细胞

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弥漫性增生浸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33.4;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君蕙;高玉祥;;皮肤T细胞淋巴瘤[J];皮肤病与性病;1985年Z1期

2 霍仕俊;;冲向治疗淋巴瘤的巅峰——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纪略[J];人人健康;2002年06期

3 毕颖文;陈荣家;侯英勇;李霞萍;;眼部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4 何裕民;;霍英东的幸运与罗京的遗憾[J];健身科学;2009年09期

5 吴汉新;敖忠芳;朱广荣;夏薇;;淋巴瘤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J];实用肿瘤杂志;1991年03期

6 朱雄增;第四届华东地区淋巴瘤病理研讨会在九江召开[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年06期

7 陈志强;;基底细胞癌和淋巴瘤:生物学状态和有关因素[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0年01期

8 宁淑娥;淋巴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5期

9 朱军;平凌燕;;原发消化道淋巴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09期

10 丁凤玲;;淋巴瘤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J];护理研究;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沃健儿;侯伟;刘克洲;李敏伟;陈离伟;胡中荣;刘荣华;胡敏君;;不同结合臂长10-23 DNAzymes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春花;成军;王欣欣;吴煜;刘妍;郎振为;;乙型肝炎病毒前-前-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孔祥平;任向荣;;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A];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崣孴玲;蔡光明;张新全;李壮;;中药活性部位JMS的抗病毒作用评价[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崣孴玲;蔡光明;张新全;李壮;;中药活性部位JMS的抗病毒作用评价[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黄力毅;罗光汉;吴继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BCP变异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雷宇;黎燕;王蜀强;陈压西;周智;任红;;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四环素调控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孟忠吉;李磊;李新宇;张正茂;张振华;田拥军;王宝菊;张s,

本文编号:2688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8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