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四十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一年临床转归

发布时间:2020-06-04 22:16
【摘要】:目的:通过对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1年临床转归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初步的临床资料。 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与住院的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103例,并收集同期40岁以上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103例。所有患者均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并排除了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符合我国2010年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09版《中国肝癌诊治指南》。每3-6个月对入组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并复查HBV M、HBV DNA、AFP、肝纤维化指标、肝功、上腹部B超,部分患者行上腹部MRI或CT、胃镜、病理检查,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所有数据均经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分别用mean±SD、M(QR()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 1.不同HBeAg状态下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分布情况: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χ2=3.210,P=0.073)。 2.不同HBeAg状态下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的家族聚集现象: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χ2=1.924,P=0.165)。 3.不同HBeAg状态下40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与HCC发生率: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χ~2=2.726,P=0.099),(χ~2=0.148,P=0.701)。 4.不同HBeAg状态下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并发症发生情况:HBeAg阳性组:13例有腹水形成。HBeAg阴性组:13例有腹水形成,4例有上消化道出血,1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并有腹水形成。 5.经抗病毒治疗的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1年期间ALT、ALB、TB、HA等变化情况。 5.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组:1年后AL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1,P=0.001);A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6,P=0.026);TB、HA无明显变化。HBeAg阴性组:1年后H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9,P=0.003)。ALB、ALT、TB水平无明显变化。 5.2在肝硬化患者中: HBeAg阳性组1年后H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7,P=0.005),余无明显变化;阴性组中均无明显变化。 6.未抗病毒的40岁以上处于乙肝免疫耐受期与免疫控制期的患者1年期间ALB、ALT、TB、HA均无明显变化。 7.1年期间40岁以上HBeAg阳性与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两组患者的病情减轻、稳定、加重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3,P=0.223)。 8.不同HBeAg状态的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的死亡原因(诱因):HBeAg阳性组死亡数3例,死因均为慢性肝衰竭,阴性组死亡数4例,其中1例死因为慢性肝衰竭,3例死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的循环衰竭。 9.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HBeAg水平与1年期间E系统血清学转换关系(即血清HBeAg转阴,,出现HBeAb):HBeAg水平为100PEIU/ml、100PEI U/ml时,发生E系统血清学转换的分别为11例(20.8%)、2例(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4, P=0.042)。 结论: 1.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与其它慢性HBV感染者一样多见于男性,并且多具有家族史(即一级亲属中有1例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对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也应进一步追溯家族史,以便于家属早发现,早诊治。 2.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硬化及HCC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但通过随访发现40岁以上HBeAg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40岁以上HBeAg阴性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现象较多。 3.对于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的炎症活动控制后,合成功能恢复较快;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功能无明显变化,但肝纤维化进展速度可能明显减缓。因此对于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抓住抗病毒治疗时机,积极给予治疗。 4.不同HBeAg状态下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1年临床转归无明显差异。 5.通过1年随访发现在40岁以上慢性HBV人群中,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多死于生活饮食不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而HBeAg乙肝阳性肝硬化患者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6.对于40岁以上慢性HBV患者来说,HBeAg水平的高低同样可以作为核苷(酸)类物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HBeAg水平较低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林,朱启昒;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5期

2 马宁;陈焕永;邵凤娟;姜宏齐;李庆刚;;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阴性与阳性临床特点比较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张汉荣,谈国蕾,孙梅,曹利,刘新钰,赵巍;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及基因型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4年34期

4 丁慧俊;孙剑;陈永鹏;徐旭雯;侯金林;;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5 王建军,成军;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生物学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年01期

6 汪洪姣,陈益平,李伟,朱世殊;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及临床诊断与病理分度的关系[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叶立红;王揽

本文编号:2697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97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