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夏枯草硫酸多糖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1:23
【摘要】:目的:观察夏枯草硫酸多糖(Prunella vulgaris sulfated polysaccharide,PVSP)对TGF-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状T6细胞(HSC-T6)的作用,同时探索PVSP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aloride,CCl_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部分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VSP(50、100、200μg/ml)作用于TGF-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活化的HSC-T6细胞,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法(CCK8)测定PVSP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Col-I)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40%CCl_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0.25 mg/kg)、PVSP高剂量组(300 mg/kg)和PVSP低剂量组(100 mg/kg)和模型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III型前胶原(procollagen-III-peptide,PC-III)、IV胶原(type IV collagen,C-IV)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此外,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I和TGF-β_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Smad3、Smad2/3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实验显示,PVSP可抑制TGF-β_1诱导的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与TGF-β组相比,PVSP可减少HSC-T6细胞α-SMA和Col-I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体内动物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PC-III和C-IV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VSP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III和C-IV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作用比较明显(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PVSP可减轻大鼠肝脏组织胶原沉积及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α-SMA、Col-I和TGF-β_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PVSP组α-SMA、Col-I和TGF-β_1 mRNA及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mad3和Smad2/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Smad7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PVSP组大鼠肝组织中Smad3和Smad2/3明显增加(P0.05),Smad7蛋白表达减少(P0.05),且高剂量作用比较明显(P0.05)。结论:PVSP可抑制TGF-β_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并对CCl_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HSC增殖与活化,减少ECM生成及促进其降解,最终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为PVSP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并鼓励进一步的基础实验及临床实验来开发治疗肝纤维化的新药。
【图文】:

柱状图,HSC-T6细胞


1w SA 软件分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先计算出每对应的内参蛋白条带亮度值的比值,得出的就;然后比较各组之间校正后的目的蛋白表达强的蛋白的相对表达强度,并绘制柱状图。.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Graphpad Prism 6 x 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异有统计学意义。-T6 细胞增殖的影响C-T6 细胞 48 h 后,,TGF-β1能显著刺激 HSC-T6 细50、100、200 μg/ml 处理后,HSC-T6 细胞的增殖均200 μg/ml 作用明显(P < 0.05)。见图 1。

HSC-T6细胞,硫酸多糖,夏枯草,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夏枯草硫酸多糖对 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影响表 4 PVSP 对 HSC-T6 细胞中 α-SMA、Col-I mRNA 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x s,n=3)组别 质量浓度/(μg/ml) α-SMA Col-I对照 - 1.00 0.13 1.00 0.08PVSP 50 5.09 0.46 4.39 0.84100 3.58 0.28# △2.99 0.19# △200 2.51 0.23#1.52 0.16##TGF-β110 (ng/ml) 6.40 0.89*5.12 0.92**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P < 0.01;与 TGF-β1组比较#P < 0.05,##P < 0.01;与 PVSP50 μg/ml 组比较△P < 0.05;与 PVSP100 μg/ml 组相比★P < 0.05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娟;;优甲乐联合夏枯草颗粒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2 石红荣;吴琴珍;吕玲莉;盛晓兰;杨兰兰;;鲜白毛夏枯草外敷用于产后痔疮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5年06期

3 张学钰;郑任珊;程吕欢;陈中书;冯剑雄;凌东进;;夏枯草胶囊辅助治疗多发性溃疡型乳腺结核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7期

4 安艳芳;韩海红;;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年06期

5 章圣朋;何勇;徐涛;黄成;谢加力;邓子煜;李俊;;夏枯草总三萜调控ERK、TGF-β1/Smad通路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年02期

6 王攀;李招云;;蛋白质组学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14年05期

7 王雅楠;曹蕊;朱聪;吴雄志;;夏枯草硫酸多糖对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4年12期

8 胡卫波;姜娟霞;;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及超声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年06期

9 黄小丽;郭晓云;姜海行;覃山羽;罗薇;马诗家;卢东红;陈梅;王家旭;杨显文;;Th17及Th1细胞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13期

10 徐丽丽;;夏枯草醇性成分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J];海峡药学;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701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01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