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益生菌预处理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6-19 10:12
【摘要】:目的:1,探索益生菌预处理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2,探索益生菌预处理联合四联疗法能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疗程。方法:本试验收集2016年12月1日-2017年7月1日期间至安庆市立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27例。入选标准:(1)初次经~(14)C-尿素呼气实验诊断为HP阳性患者;(2)经胃镜和(或)病理证实胃粘膜萎缩和(或)肠化生患者;(3)入组前对研究方案知情并同意配合治疗和随访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根除史患者;(2)对研究过程中所服用药物有过敏史患者;(3)年龄未满14周岁以下儿童,怀孕及哺乳期妇女;(4)检查前使用过抗生素、铋剂、抑酸剂及保护胃黏膜等影响~(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及胃镜下诊断结果的药物的患者;(5)基础疾病多、一般情况差、平时服用基础药物多(尤其是心脑血管及精神相关药物),影响患者根除药物吸收效果的患者。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同意。按照随机数字法遵循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A、B、C三组,A组予以铋剂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胶囊(110mg/粒,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220mgbid+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bid+克拉霉素缓释片(0.5g/粒,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296)0.5gbid+呋喃唑酮片(0.1g/粒,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37)0.1gbid,疗程为2周;B组先予以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10mg/片,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220mgbid预处理,后予以铋剂四联疗法治疗2周;C组先予以益生菌预处理2周,后予以铋剂四联疗法1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4)C-UBT,若检测值150dpm,则幽门螺杆菌阴性,可判定根除成功,反之,则根除失败,由此计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密切随访各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观察资料中的计量数据,多组间整体分析为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为LSD-t检验,计数资料则行整体+分割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各组根除率的比较:A组根除率为85.71%,B组根除率为95.35%,C组根除率为78.57%,B组根除率数值上高于A组(X~2=1.321,P=0.2500.05),A组根除率数值上稍高于C组(X~2=0.730,P=0.3930.05),B组根除率明显高于C组(X~2=5.308,P=0.021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B、C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X~2=6.224,P=0.0130.05,X~2=9.820,P=0.0020.05),C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数值上低于B组(X~2=0.155,P=0.6940.05)。结论:益生菌预处理联合四联疗法在本实验中:1,虽在数值上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3,不能证明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疗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卫斌;容海鹰;沙卫红;聂玉强;朱雅丽;杨元生;李锐清;张明;;标准三联方案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年02期

2 Jyh-Chin Yang;Chien-Wei Lu;Chun-Jung Lin;;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oncep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18期

3 ;Adjuvant probiotics improve the eradication effect of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3期

4 刘娜;刘改芳;;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720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20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