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脂质沉积、PGC-1α表达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3 11:06
【摘要】:研究目的 以油酸诱导正常人肝脏细胞L-02细胞建立NAFLD细胞模型,研究NAFLD形成前后核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表达、脂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在模型建立成功的基础上添加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观察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NAFLD细胞模型PGC-1α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及PGC-1α的表达与肝脏细胞脂肪堆积、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探讨PGC-1α在NAF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及二甲双胍用于NAFLD治疗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用20μg/ml油酸(油酸以0.5%DMSO溶解)诱导正常人肝脏细胞L-02细胞72h,建立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通过电镜观察及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测鉴定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普通1640培养基。在模型组中分别添加含2.5、5、7.5mmol/l终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建立低、中、高剂量组,标记为1、2、3组,继续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检测L-02细胞PGC-1α mRNA的转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02细胞PGC-1α蛋白质的表达,采用甘油三酯(组织细胞)酶法测定试剂盒检测L-02细胞中甘油三脂的变化,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测定细胞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物法测定细胞SOD活性。 结果 1.电镜下观察 对照组细胞中可见少量大小不等的脂滴,线粒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嵴膜清晰。模型组细胞中脂滴明显增多(生化检测示模型组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说明油酸诱导造模成功),少数线粒体出现空泡样改变。二甲双胍终浓度为2.5mmol/l(1组)、5mmol/l(2组)组细胞中可见脂滴分布,线粒体空泡样改变有所减少。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mmol/l(3组)组细胞中可见较少脂滴,线粒体稍肿胀,但线粒体嵴膜清晰。 2.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mmol/l时,细胞内甘油三脂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mmol/l组比终浓度为2.5mmol/l组细胞内甘油三脂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细胞内MDA浓度和SOD活力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MD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力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5mmol/l组、7.5mmol/l时,细胞内MDA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力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终浓度为2.5mmol/l组相比,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5mmol/l、7.5mmol/l时,细胞内MDA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力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细胞PGC-1α mRNA转录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02细胞中PGC-1α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2.5mmol/l、5mmol/l、7.5mmol/l时L-02细胞中PGC-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mmol/l组比终浓度为2.5mmol/l组细胞内PGC-1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细胞PGC-1α蛋白质表达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02细胞中PGC-1α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5mmol/l、7.5mmol/l时L-02细胞中PGC-1α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相关性 肝细胞中PGC-1α表达水平与甘油三酯、MDA及SOD的相关性:L-02细胞中PGC-1α mRN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水平呈负相关(r=-0.581、-0.601,P0.05);PGC-1α mRN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内MDA的水平呈负相关(r=-0.629、-0.571,P0.05);PGC-1α mRN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内SOD的水平呈相关(r=0.746、0.574,P0.05)。 结论 1、用20μg/ml油酸诱导L-02细胞可成功构建NAFLD细胞模型。 2、PGC-1α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在NAFL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二甲双胍可改善NAFLD细胞模型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4、二甲双胍通过调节细胞内PGC-1α的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少脂肪堆积可能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分子机制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时昭红;张介眉;林丽莉;刘浩;郭洁;;葱白提取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PPAR-α及PGC-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2 杨林辉;陈东风;;油酸诱导培养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J];重庆医学;2007年08期

3 周一帆;谌力贞;戴倩;;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年06期

4 沈勤炎;;二甲双胍缓释片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年07期

5 曾民德;脂肪肝发病机制及其“二次打击”假设[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739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39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