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骨髓干细胞分化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5.1
【图文】:
肝脏胚胎谱系和分化模型
转分化和融合模型
图 1 BMSCs 治疗 CLF 的环节Fig.1 Segments of BMSCs treating CLF2.1 BMSCs 向受损肝脏归巢肝脏遭受慢性损伤是 BMSCs 长期稳定动员并向肝脏归巢的关键前提,最新研究[1]报道显示在正常小鼠肝脾肺中 BMSCs 分布无明显差异,但经四氯化碳处理后的损肝归巢率是对照组的 2 倍多,明显高于脾肺归巢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R4轴被认为是 BMSCs 归巢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可以通过水解骨髓内 SDF-1 和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表面 CXCR4末端,促进 BMSCs 向外周动员,而且可以上调 MMP-9 的表达,引起可溶性 Kit 配体释放,诱导 BMSCs 肝脏归巢;另据报道小鼠肝内胆管上皮、卵原细胞等也可以表达 SDF-1 和 CXCR4,表明SDF-1/CXCR4轴还可能参与肝干细胞的迁移与分化。由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很少表达活性 CXCR4[2],目前尚无 MSCs 通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恩白乙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阮清发;郑全胜;顾冲;吴剑华;康俊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7年01期
3 严友德,邢益平,李军,周东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5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年04期
4 徐微;谢志萍;裴豪;王娟华;沈效杰;曹立森;周霞秋;;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机制探讨[J];传染病信息;2003年03期
5 唐振祥;程书权;徐茹;冼永超;杨景毅;叶昕;黄成军;韦波;蔡毅峰;;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53期
6 陆红;;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21期
7 周霞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血凝系统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3年04期
8 林恢;李芹;张娟娟;;中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2009年05期
9 李谦;袁桂玉;贾建伟;唐克诚;赵洁;;鲜地黄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7年04期
10 侯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9例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保森;辛绍杰;赵军;陈黎明;荣义辉;刘艳萍;;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建忠;宋树芬;陈美珠;王宝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永平;赵晓燕;马旭阳;薛黎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兰娟;杜维波;黄见荣;杨仟;刘小丽;李君;陈月美;曹红翠;徐威;付素贞;;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王开林;徐洪涛;成建春;孙兰珍;周大民;;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06例[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谢文;郎晓林;齐丽韫;;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29例的疗效观察[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阮清发;郑全胜;顾冲;吴剑华;康俊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显国;王凯;李素珍;王欣芳;张蓓蕾;于爱萍;;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谦;袁桂玉;贾建伟;唐克诚;赵洁;;鲜地黄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研究[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张娟娟;潘晨;;重肝合剂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段钟平;营养疗法:颠覆肝炎治疗理念[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兼收并蓄不拘一格[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汪承柏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谢小芬 通讯员 倪辉;市三医院一肝病研究成果通过鉴定[N];桂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庆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南;肝衰竭预后临床研究及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吕国良;以漏斗形流化床式反应器为核心的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组建及疗效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吴炜;前S2基因变异及HBV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重型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3年
5 吴刚;1.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高效复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悦;新型生物人工肝免疫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郝绍瑞;人工肝治疗慢加急(亚急)性乙肝肝衰竭的代谢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骨髓干细胞分化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玉凤;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于红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许文博;福建地区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彭秀丽;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黄疸消退的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沈晓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翠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8 蒋乐龙;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血清sFas、sFasL影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柯迎春;转化生长因子α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艳;结肠灌洗加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767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6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