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IL-6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对急性胰腺炎结肠动力调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7:33
【摘要】:目的:探讨IL-6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结肠动力的调控。方法:将20只180~220g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制作对照组和AP组模型,AP组腹腔注射雨蛙肽50ug/kg,连续6次,每次间隔1h,在末次注射雨蛙肽后,加1次腹腔注射脂多糖10mg/kg,同时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大鼠造模前1天的排便粒数,造模结束24h内观察并记录两组大鼠排便粒数,观察两组大鼠排便粒数及结肠肌条的自发性收缩变化,分别取大鼠结肠制作纵行肌条,并使用张力换能器及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两组肌条的自发性收缩,观察纵行肌条经不同浓度外源性IL-6处理后对其自发性收缩强度与收缩周期的影响;对两组胰腺进行肉眼观,同时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参照Schmidt等的评分标准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对二组的差异进行对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IL-6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取结肠标本洗净肠内容物后行免疫组化法观察IL-6在两组大鼠结肠的分布;用急性酶解法消化分离结肠平滑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外源性IL-6作用前后平滑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I_(Ca,L))在设定的刺激模式下的峰电流和电流密度的变化。结果:AP组大鼠24h排便粒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01);AP组肌条收缩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收缩周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外源性IL-6作用下对照组肌条收缩周期由(115.6±7.547)s逐渐延长为(173.9±15.08)s(P0.01),但加入外源性IL-6后对肌条的自发性收缩幅度无影响;胰腺组织病理评分AP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01);ELISA检测出AP组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0,P0.01);两组大鼠结肠免疫组化显示IL-6在对照组大鼠结肠中表达较弥散,而在AP组肠腺体、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均可见明显表达;外源性IL-6作用结肠平滑肌细胞后,其I_(Ca,L)峰电流仍在0mV左右,但电流密度由(-3.344±0.432)pA/pF降低为(-2.317±0.390)pA/pF,以自身为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IL-6可能与AP结肠收缩周期延长有关。(2)IL-6可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活性来调节结肠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76
【图文】:

组织病理学观察,胰腺,腺泡


行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显著性差异为 P < 0.05。2 结果2.1 胰腺肉眼观及病理学改变AP 组大鼠开腹后,可见淡黄色或淡红色腹水, 量多, 胃肠扩张较对照组明显;胰腺呈暗红色, 表面及周围腹膜、肠系膜见皂化斑;对照组腹腔无腹水形成, 腹内器官未见异常改变。光镜下 AP 组胰腺小叶间质水肿严重,腺泡间隙增大,腺泡间隙可见多处点状出血,较多腺泡坏死,存在脂肪浸润,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对照组胰腺正常(图 1)。胰腺组织病理评分 AP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8 ± 0.4216, n=10)vs(0.5 ± 0.2687, n=10),P<0.0001]。

粒数比,排便,大鼠


图 2 AP 组造模前后及两组大鼠排便粒数比较A. AP 组造模前后排便粒数比较(P <0.0001);B. 两组大鼠排便粒数比较(P <0.0001)Figure 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s in the AP group before and after modeling:A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modeling in the AP group (P <0.0001); B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P <0.0001)2.3 两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性比较以台氏液灌流肌条稳定自发收缩时的幅度值作为基础值,对照组与 AP组的肌条收缩幅度分别为(1.029 ± 0.07135)g、(0.7423 ± 0.0787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0,P=0.0147,图 3B);且收缩周期分别为(104.1 ± 6.14) s、(128.9 ± 8.053)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n=10,P=0.025,图 3C)。(*表示 P

大鼠,统计学意义,浓度,血清


图 3 两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性比较A.两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条的收缩情况;B.两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条收缩强度的比较(P <0.05);C.造模后,两组大鼠结肠平滑肌条收缩周期的比较(P <0.05)Figure 3 Comparison of this kind of contractile activity in two groups of rats:The contraction of colonicsmooth muscle strips in the two groups of rats; B. The contraction strength of colonic smooth muscle strips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P <0.05); C. The contraction cycle of colonic smooth muscle strips in thetwo groups (P <0.05)2.4 两组大鼠血清 IL-6 浓度测定通过 ELISA 检测两组大鼠血清 IL-6 浓度,AP 组血清 IL-6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0,P <0.01) (*表示 P <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春峰 ,魏睦新 ,轩原清史;氢溴酸槟榔碱对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2 陈明锴,罗和生,余保平;小檗碱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1期

3 ;TNFα对结肠平滑肌细胞动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4 操寄望,罗和生;单个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制备[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3期

5 程英;王邦茂;;硫化氢对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石艳婷;司春峰;刘斌;刘传勇;郭建强;;四种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筛选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5期

7 黄伟锋;欧阳守;张慧;;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特性及氧化修饰的影响[J];生理学报;2009年03期

8 梁宁霞,衣兰娟,田琳,刘翠萍,魏睦新,朱兰兰;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江苏医药;2005年06期

9 兰梅,王新,刘娜,樊代明;番泻叶提取物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作用(英文)[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蓉;唐方;;紫苏梗影响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袁玉丰;林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2 马涛;齐清会;;TNFα对结肠平滑肌细胞动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黄伟锋;欧阳守;;槲皮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4 马涛;齐清会;;大黄素收缩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信号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哲宇;MODS大鼠结肠动力障碍机制和抗炎灵及大黄素治疗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2 刘蓉;紫苏调节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肠运动功能的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马涛;胃肠动力障碍分子机制和大黄素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亚;IL-6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对急性胰腺炎结肠动力调控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9年

2 司春峰;促结肠动力中药的筛选研究及氢溴酸槟榔碱对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3 曹静;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小鼠结肠平滑肌细胞的重构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4 梁宁霞;槟榔碱对结肠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杜鹃;银杏叶提取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6 徐龙;黄体酮和5-H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通道电流和膜电位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陈e

本文编号:2768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68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