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中缝背核c-fos、5-HT在IBS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30 04:49
【摘要】: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和/或不适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内脏感觉过敏被认为是IBS腹部疼痛或不适的主要机制。 内脏感觉过敏,即内脏感觉阈值降低,包括痛觉过敏及异常性疼痛两个方面。痛觉过敏指的是对于疼痛刺激反应的增强,而异常性疼痛是指对于无害刺激的疼痛应答。目前认为IBS内脏感觉过敏的机制可能是因为内脏感觉神经上行传入通路或下行调节系统异常所致。 c-fos是一种即刻早基因,在神经元活化时,表达增强,可作为神经元被激活的标志,机体受到外界伤害性刺激后,诱导表达的c-fos蛋白主要出现在与痛觉传递有关的神经元细胞核内,因此表达产物被认为是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兴奋的标志物。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起重要作用。人体内5%的5-HT位于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干中缝背核。这些5-HT能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下行至中缝大核或直接支配脊髓背角,在内脏疼痛的下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中缝背核5-HT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介导IBS内脏感觉过敏机制。 目的 研究中缝背核5-HT、c-fos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模型中的表达及探讨中缝背核5-HT及c-fos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将新生期3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A)母婴分离组:在出生后第2天至21天,每天将新生大鼠与哺乳母鼠分离3小时;(B)对照组:在出生后第2天至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 (2)成年后(出生60天以后),将(A)组大鼠平均分成(a)组及(b)组(各8只),同样将B组大鼠平均分成(c)组及(d)组(各8只)。(b)组及(d)组进行结直肠球囊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a)组及(c)组静息,不进行结直肠扩张。 (3)通过甲醛灌注的方法对大鼠进行固定后,取得大鼠的脑组织。 (4)根据Paxinos大鼠脑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的位置,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及5-HT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对于母婴分离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为:114.00±9.82,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干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80.88±11.27,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对于对照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为:83.75±9.74,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c-fos阳性细胞数:79.5±10.09,有一定增加,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对于母婴分离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为:20.38±2.39,其数目比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18.38±3.06,有一定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对于对照组,结直肠球囊扩张后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为:17.75±4.46,未进行结直肠扩张的大鼠脑组织中缝背核5-HT阳性细胞数:18.75±2.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中缝背核可能参与对内脏伤害性信息的感知和调节异常。 (2)新生期母婴分离这种早期生活事件可引起内脏刺激下,中枢5-HT系统的反应存在异常。可能部分解释早期生活事件和IBS内脏感觉过敏之间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婷婷;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抑郁的治疗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5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75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