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及诊断标准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0-09-17 15:46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IB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在相关症状、大便类型、相关危险因素、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应对方式及经历生活事件七个方面之间的异同,得出我国IBS患者好发的腹部症状、大便习惯及性状特点、相关危险因素等。同时,对Manning、罗马Ⅰ、罗马Ⅱ、罗马Ⅲ标准从诊断率、诊断覆盖及重叠率、腹部症状特点、大便习惯及性状特点、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旨在阐明适合我国人群的IBS诊断标准,并为制定更加完善新IBS诊断标准和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选择因腹部症状就诊消化内科的5000名患者为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完善血常规、大小便、肝肾功、影像学及胃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结合调查问卷筛选出IBS患者。选择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602名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完善调查问卷及常规筛查。调查问卷包括诊断标准问卷、大便分型问卷、相关危险因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七个部分。对两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STATA12.0及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处理,主要是进行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及卡方检验,以P值0.05为显著性。 结果: 一、IBS研究对象患病情况 1、发病诊断率 因腹部不适症状就诊消化科的5000例患者中,有3242例为IBS患者,发病率为64.84%。具体到四种标准中,Manning标准2718例(83.84%)、罗马Ⅰ标准1871例(57.71%)、罗马Ⅱ标准1912例(58.98%)、罗马Ⅲ标准340例(10.49%)。符合罗马I、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人群大部分都符合Manning标准,罗马Ⅱ标准诊断的IBS患者接近1/3的人不符合Manning标准。 2、症状分布特点 调查的IBS人群不适症状的分布显示,腹痛89.02%、腹部不适86.92%、腹痛伴腹部不适75.94%、腹胀60.61%、大便频率异常56.57%、大便性状异常87.88%、排便不尽55.56%、排便困难或便急40.40%、粘液便38.38%,具体到四个标准而言,在罗马Ⅱ、罗马Ⅲ标准中,腹部不适的发生频率均超过腹痛,排便症状异常的发生频率各个标准与总体IBS人群基本一致。 3、排便性状分类分布特点 七种便型分类中,光滑腊肠便或蛇状便、软片便或糊状便在IBS患者中所在比例较高,三种亚型便分类中,便秘型亚型便在IBS患者中所在比例最高。 4、IBS影响因素分析 (1)一般情况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域、民族、收入、学历、婚姻状况在IBS患者中的分布不同。女性、41-50岁年龄段、已婚、月收入大于5000元及低于3000元的人群患病率较高,而30岁以下年龄段、学历较高和学历较低的人群患病率较低; (2)饮食因素中,食物过敏史、经常节食、喜好甜食、频繁喝咖啡或饮茶、频繁进食生冷食品、频繁进食高蛋白食物、饮水量过大、进食乳制品频率大于3天每周、进食过快或过慢均为IBS的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进食早餐、经常进食粗粮、经常进食高纤维食物、经常进食水果蔬菜为IBS的保护因素; (3)生活习惯及工作状况中,每周活动1-2天、每周运动1-4小时、较长的周工作天数、较长的日工作时数、每日睡眠时间在6-8小时之间为IBS的保护因素。频繁的失眠、睡眠质量差、居住环境脏乱是IBS发生的危险因素; (4)病史研究显示,疾病病史、急性胃肠炎病史及有腹部手术史为IBS患病的危险因素; (5)服用药物研究中,服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硝酸甘油均为IBS患病的危险因素,且硝酸甘油的影响最为显著; (6)遗传因素研究中,发现近亲患有IBS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7)吸烟饮酒研究中,吸烟对IBS患病有显著影响,且吸烟的烟龄越长,患病率越高;但吸烟量对IBS患病无显著影响。而饮酒的影响则不显著;但在吸烟人群中,IBS的患病率与饮酒呈正相关,并且同时吸烟喝酒的人比只吸烟的人更容易患IBS; (8)社会心理因素研究中,焦虑、抑郁程度对IBS患病有显著影响,且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越容易患病;在应对方式中得出,解决问题型、求助型、退避型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而自责型、合理化型则为危险因素,尤其是合理化型为影响最为显著的危险因素;生活事件的研究中,IBS组患者可能经历了更多的负性事件,有影响的负性事件、负性事件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二、IBS研究对象患病情况在四种标准中的比较 1、四种标准的诊断重叠率 Manning标准与罗马I、罗马Ⅱ、罗马Ⅲ标准的诊断重叠率分别为65.89%、51.07%、12.21%;罗马Ⅰ标准与Manning、罗马Ⅱ、罗马Ⅲ标准的诊断重叠率分别为95.72%、63.50%、15.87%;罗马Ⅱ标准与Manning、罗马I、罗马Ⅲ标准的诊断重叠率分别为72.59%、62.13%、17.78%;罗马Ⅲ标准与Manning、罗马I、罗马Ⅱ标准诊断重叠率分别为97.65%、87.35%、100.00%;完全符合四种标准的IBS患者有9.16%;符合Manning、罗马I、罗马Ⅱ三种标准的诊断率为25.02%;符合Manning、罗马Ⅱ及罗马Ⅲ标准三种标准的诊断率为1.08%;符合Manning、罗马Ⅰ两种标准的诊断率为21.07%;符合Manning、罗马Ⅱ诊断两种标准的IBS诊断率为7.56%;符合罗马I、罗马Ⅱ两种标准的诊断率为2.47%;符合罗马Ⅱ、罗马Ⅱ两种标准的诊断率为0.25%;仅符合Manning一种标准的诊断率为19.96%;仅符合罗马Ⅱ一种标准的诊断率为13.45%。 2、不适症状在四种标准中的表达 腹痛、腹部不适、腹痛伴腹部不适、腹胀、大便频率异常、大便性状异常、排便不尽、排便困难或便急、粘液便在Manning标准中的分布分别为,100.00%、84.40%、84.40%、65.82%、63.32%、92.09%、66.56%、43.82%和45.88%;在罗马Ⅰ标准中的分布为,100.00%、81.08%、81.08%、66.11%、70.28%、99.47%、64.08%、40.51%和41.69%;在罗马Ⅱ标准中的分布为,81.38%、100.00%、81.38%、66.95%、76.26%、95.71%、57.11%、47.75%和40.06%;在罗马Ⅲ标准的分布为,97.65%、100.00%、97.65%、63.53%、92.06%、100.00%、66.76%、33.82%和30.59%。 3、排便性状特点分类在四种标准中的比较 七种便型分类中,Manning标准与多块腊肠便、裂缝腊肠便、软片便或糊状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罗马Ⅰ标准与7种便型都有显著关系,除了与干球便负相关,与其他便型都正相关;罗马Ⅱ标准仅与裂缝腊肠便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柔软团块便、软片便或糊状便及水样便呈负相关;罗马Ⅲ标准与软片便或糊状便呈正相关,与干球便、多块腊肠便、光滑腊肠便或蛇状便、柔软团块便、水样便均呈负相关。三种亚型便分类中,Manning标准与便秘型亚型便为显著性负相关;罗马Ⅰ标准与腹泻型、混合型亚型便呈正相关,与便秘型亚型便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罗马Ⅱ标准与便秘型亚型便呈正相关;而与腹泻型亚型便呈负相关;罗马Ⅲ标准与便秘型亚型便呈显著性正相关,腹泻型亚型便仅为弱正相关(P0.1)。 4、影响因素在四种标准中的比较一般因素中,Manning标准中得出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区域、居住环境、学历;罗马Ⅰ标准中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居住环境;罗马ⅠI标准中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区域、居住环境;罗马Ⅲ标准中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工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中,Manning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进食早餐、粗粮、高纤维食物频率高、水果及蔬菜频率高;危险因素经常节食、进食甜食、喝咖啡或饮茶、高蛋白食物频率、饮水量多、饮食口味重;罗马Ⅰ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进食早餐、粗粮、高纤维食物频率高、水果及蔬菜频率高、进食时间长、饮食口味重,危险因素包括经常节食、进食甜食、喝咖啡或饮茶、高蛋白食物频率、饮水量多;罗马Ⅱ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进食早餐、高纤维食物频率高、水果及蔬菜频率高、进食时间长、饮食口味重,危险因素包括经常节食、进食甜食、喝咖啡或饮茶、高蛋白食物频率、饮食口味重;罗马Ⅲ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服用水果及蔬菜频率高、进食时间长,危险因素包括食物过敏史、经常节食、乳制品频率高、高蛋白食物频率、饮水量多。 (3)生活习惯中,Manning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周累计运动时间长;危险因素包括睡前2小时进餐、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多、平均每周失眠频率高、居住环境脏乱;罗马Ⅰ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周累计运动时间,危险因素包括平均每日睡眠时间长、平均每周失眠频率、居住环境脏乱;罗马Ⅱ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周运动天数多,危险因素包括睡前2小时进餐、平均每周失眠频率高、居住环境脏乱;罗马Ⅲ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周运动天数多、周累计运动时间长、平均失眠频率高,危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洁净脏乱。 (4)工作状况中,Manning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周工作天数多、日工作时数长;罗马Ⅰ标准保护因素包括周工作天数多;罗马Ⅱ标准周工作天数及日工作时数无统计学意义;罗马Ⅲ标准保护因素为周工作天数多。 (5)病史因素中,Manning标准中危险因素包括痢疾史、急性肠胃炎史、腹部手术史;罗马Ⅰ标准保护因素包括痢疾史、腹部手术史;罗马Ⅱ标准保护因素包括痢疾史、腹部手术史;罗马Ⅲ标准保护因素包括痢疾史,危险因素为手术史。 (6)服用药物因素中,Manning标准中危险因素包括服用抗生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累计时间长、服用硝酸甘油频率高;罗马Ⅰ标准中危险因素包括服用抗生素频率高、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累计时间长、服用硝酸甘油频率高;罗马Ⅱ标准中危险因素包括服用抗生素频率、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累计时间、服用硝酸甘油频率;罗马Ⅲ标准中保护因素包括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累计时间。 (7)遗传因素中,除罗马Ⅱ标准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外,近亲患有IBS在另外三个标准中都为危险因素,且罗马Ⅲ标准差异最为显著。 (8)烟酒因素中,可见吸烟在罗马Ⅱ与罗马Ⅲ标准中都为典型的危险因素,吸烟年数在Manning、罗马Ⅲ标准在中为危险因素,日吸烟量在罗马Ⅲ标准中为危险因素。饮酒在四个标准中均无显著影响。 (9)焦虑抑郁状态,四个标准中焦虑、抑郁均为危险因素,且除罗马Ⅲ标准中抑郁程度无显著影响外,其他标准中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均为危险因素。 (10)应对方式,可见解决问题型、自责型、求助型、退避型应对方式在四个标准中均为保护因素。合理化型应对方式在四个标准中均为危险因素。幻想型应对方式除在罗马Ⅲ标准中无显著影响外,在另三个标准中均为危险因素。 (11)生活事件中,四个标准诊断出的IBS人群经历了更多负性事件数及有影响负性事件数,在Manning标准、罗马Ⅲ标准中IBS人群人均负性事件得分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 1、IBS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S观察组在性别、年龄、地域、民族、收入、学历、婚姻状况分布不同。IBS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合理化型应对方式、频繁服用硝酸甘油、焦虑状态、经常节食、睡眠质量差、频繁进食生冷食品。进一步对相关因素在四种标准的比较研究中证实,Manning标准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合理化应对方式、频繁服用硝酸甘油、经常节食、焦虑、半年内有痢疾病史、居住环境差;罗马Ⅰ标准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合理化应对方式、频繁服用硝酸甘油、半年内有痢疾病史、经常节食、女性、焦虑;罗马Ⅱ标准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合理化应对方式、经常节食、频繁服用硝酸甘油、半年内有痢疾病史、睡眠质量差;罗马Ⅲ标准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常节食、合理化应对方式、食物过敏史、焦虑、居住环境差。 2、IBS患病率较高,约占因腹部症状就诊患者的2/3。通过对四个标准比较得出,Manning标准诊断范围最宽泛,本研究中有84.4%的患者有腹部不适症状,92.09的患者有排便性状改变,但Manning标准未将这两项症状纳入诊断标准,且标准中缺乏时间的限定,对排便习惯及性状也无多样性分类,诊断标准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漏诊器质性肠道疾病患者,该诊断标准适合因腹部症状就诊患者的初步筛查;罗马Ⅰ标准首次将时间限制纳入诊断标准,且进一步细化排便性状及习惯的分类,与Manning标准相比,诊断标准更加严格,我们的研究中接近60%的IBS患者通过罗马Ⅰ标准筛选出,诊断率较高,但研究同时显示,符合罗马I标准的患者中81.08%有腹部不适症状,但该标准仍未将此症状纳入诊断标准;罗马Ⅱ标准适当了宽泛了时间的限定,且将腹部不适症状纳入诊断标准,我们的研究显示,罗马Ⅱ标准中诊断的IBS患者接近1/3的人群不符合Manning标准,因此罗马Ⅱ标准为Manning标准做了很好的补充,但同时本研究显示,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中,有接近60%的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接近50%的患者有排便困难或便急,而罗马Ⅱ标准未将此两项症状纳入诊断标准;罗马Ⅲ标准最严格限制了症状发在时间,诊断准确性较高,和本研究得出结论基本一致,此标准更适合用于科研研究,但同时该标准和罗马Ⅱ标准一样未将排便异常纳入诊断标准,我们的研究显示有接近2/3的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接近1/3的患者有排便困难或便急,因此,此标准虽相对严格,但也容易漏诊部分IBS患者。 3、在IBS人群的症状分布中,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性状改变为好发症状,而粘液便及排便困难或便急为相对较少出现的症状,这与四种标准分别得出的症状分布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 4、通过对排便性状特点分类进行四种标准的对比研究证实,七种便型分类方法在不同诊断标准下相关一致性高于三种亚型便分类方法,罗马Ⅰ标准不易受大便类型影响,诊断IBS的稳定性可能高于其它诊断标准。本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提出,希望能为IBS诊断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574.4
【部分图文】:

分布图,观察对象,分布图,肠易激综合征


结 果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一)消化科门诊观察对象患病情况结合问卷及血常规、尿便常规、生化全套检验,并行心电图、腹部盆腔超声等影像学及胃肠镜检查筛查后,得出消化科门诊观察对象患病情见表 1.1表 1.1 消化科门诊观察对象患病情况分布人数 百分比肠易激综合征 3242 64.84%溃疡性结肠炎 173 3.46%结肠息肉 828 16.56%结肠癌 171 3.42%结肠炎 462 9.24%其它 124 2.48%

分布图,分布图,对象,调查人员


图 1.2 健康体检对象患病情况分布图(三)调查人员一般情况(见表 1.2)表 1.2 调查人员一般情况人员基本情况对照组 IBS 患者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性别男 771 50.72% 1258 3女 749 49.28% 1984 6≤21 82 5.39% 45 1

性别,优势比,列联表,男女性别


图 2.1.1 性别与患病情况统计学分析: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可知,χ2=60.133,P=0.000,的显著水平下,可以断定 IBS 患病率在男女性别中有显著差异。女发,其 OR 值(优势比)为 1.623,其 OR 值的 95%可信区间为(12、IBS 与年龄。见表 2.1.2,图 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理守,陈e

本文编号:2820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20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