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空腹血糖变化观察
发布时间:2020-10-20 00:47
目的 1.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组与生存组空腹血糖(FPG)值变化趋势。 2.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组与生存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与空腹血糖值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将研究开始时已死亡病例归为死亡组,研究时间开始时尚存活病例归为生存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死亡组距死亡时间6个月内任何时间点前18、12、6个月及生存组距2009年3月起之前的任何时间点前18、12、6个月空腹血糖值、Child-Turcotte-Pugh (CTP)分级及MELD评分。 结果 1.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组空腹血糖值在死亡前18个月内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肝硬化失代偿期生存组空腹血糖值在生存期18个月内随时间呈波动上升(F=17.387,P=0.000),两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F=29.650,P=0.000)。 2.死亡组MELD评分和空腹血糖值呈负相关,MELD评分每增加一分,空腹血糖值平均降低0.08 mmol/L;生存组MELD评分和空腹血糖值无显著相关。 3.死亡组距死亡时间前6个月时空腹血糖平均值为4.36mmol/L。 结论 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死亡前18个月内空腹血糖值有进行性下降的变化趋势。 2.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前18个月内MELD评分和空腹血糖值呈负相关,MELD评分每增加一分,空腹血糖值平均降低0.08 mmol/L。 3.肝硬化失代偿期的CTP分级进行性上升至C级且伴随空腹血糖进行性下降至4.36mmol/L时,可能提示近期(6个月)预后差。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575.2
【部分图文】:
反映了在12个月到6个月期间,这两组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组别的效应在二阶上的概率为0.5598,反映了在18个月到12个月期间,两组的变化趋势一致。如图2示。2.2死亡组死亡前6个月时空腹血糖平均值为4.36mmol/L。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7951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575.2
【部分图文】:
反映了在12个月到6个月期间,这两组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组别的效应在二阶上的概率为0.5598,反映了在18个月到12个月期间,两组的变化趋势一致。如图2示。2.2死亡组死亡前6个月时空腹血糖平均值为4.36mmol/L。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45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郭春辉;邓国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变化的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9年01期
3 狄连君;赵逵;李红平;;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分析[J];临床荟萃;2009年07期
4 孙立东;张玫;汤哲;;337例住院肝硬化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谢劲松;王坚;孙薇薇;曾文权;焦志军;;肝病患者血糖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年04期
6 王胜兰;袁敏;杨长青;;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紊乱164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7 张萍;杨雁;;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现况[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8 万坚;陆伦根;毛峻岭;刘艳丽;王一飞;;肝硬化患者糖代谢改变与肝功能损害临床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0期
9 苟小林;张咪玲;朱爱华;;肝硬化所致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特点的临床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成伟,方晓云,茹素娟,沈稚舟,徐一甄,朱禧星,倪鎏达,王月兰;肝脏疾病的糖代谢异常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2847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479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