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2 06:38
   肝衰竭有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之分,在相同类型之间会存在病因、合并其他疾病、年龄、并发症、各种治疗干预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在不同类型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肝衰竭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损,巨噬细胞及白细胞粘附功能下降,加之脾功能亢进致外周白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出现微生态失衡,发生细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念珠菌和曲霉是近年来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肝衰竭患者合并上述两种真菌感染后,临床特征不尽相同,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加以阐述。 目的研究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自1985年1月至2009年9月解放军三0二医院收治的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共681例,对其中361例合并念珠菌感染和83例合并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61例合并念珠菌感染和83例合并曲霉感染的肝衰竭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慢加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衰竭多见,病毒性肝炎为主要病因,HBV感染所占比例最大。多数肝衰竭患者并发念珠菌或曲霉感染前都存在细菌感染灶,最常见于腹腔,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有多部位、多菌种同时感染的特点。抗生素的使用一般起点高、疗程长,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现象较普遍。此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患者用药方案中常出现。并发的念珠菌和曲霉感染绝大多数为医院感染。念珠菌感染最常见于口咽部,其次是肺部、消化道等。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提示,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次之。与之不同的是,曲霉最常侵犯的人体器官是肺,且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部位。感染的曲霉菌属以烟曲霉为主,黑曲霉和黄曲霉相对少见。两种真菌感染后,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程度的发热,并伴有咳嗽、咳痰等。口咽部发生念珠菌感染时会有伪膜出现。除了针对基础疾病用药同时,在真菌感染发生后给予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药物对症治疗。结论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尤其并发念珠菌和曲霉感染后,两者多为“二重感染”,抗真菌治疗疗效差,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其中曲霉感染者更甚。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575.3
【部分图文】:

念珠菌感染,部位,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军医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分布部位由多至少依次为:口咽、肺、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血液、阴道等(详见图1)。图1念珠菌感染部位2.1.2念珠菌感染菌种类别:361例患者共感染念珠菌372例次。其中白色念珠菌255例次(76.61%),热带念珠菌32例次(8.60%),光滑念珠菌17例次 (4.57%),克柔念珠菌4例次 (l.08%),念珠菌属34例次 (9.14%)(详见图2)。另外,有n例患者同时感染两种念珠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5例;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3例;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2例;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l例。念珠菌属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 50100150200250300图2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雪龙;;酮康唑乳膏的处方改进[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7期

2 方瑾;钱林荣;潘军燕;陈晓红;;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5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年01期

3 许静;李丽;彭桂清;张华锋;;抗结核药致急性暴发性肝衰竭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10期

4 索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5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1年07期

5 杨晓庆;;耳鼻咽喉真菌感染100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7期

6 张继亮;;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1期

7 周青霞;;COPD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2例诊治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4期

8 李翠;;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买迪娜·阿布都瓦衣提;木尼拉·亚尔买买提;;85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10 曹美田;;2007-2009年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郭豪;脓毒症真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防御素遗传变异[D];浙江大学;2010年

2 郝绍瑞;人工肝治疗慢加急(亚急)性乙肝肝衰竭的代谢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毛德文;解毒化瘀Ⅱ方抗肝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4 刘陈;HBV相关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其与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关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王玉梅;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及NO、TNF-α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杨永峰;霉酚酸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孙晓红;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主要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邱丽媛;组织工程化肝脏体外构建及体内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9 朱薇;透析型杂合人工肝装置的建立及其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10 胡荣;血液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来源及漱口预防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鸿;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包琼凌;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郑志鹏;肝脏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流行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黄翩翩;儿童肝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郑永青;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邱锦芳;血浆置换对于肝衰竭治疗作用的回顾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7 张国兴;重症监护病房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俞亮;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50例报告[D];浙江大学;2010年

9 周健;人工肝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玮;肝衰竭患者血浆抑制HepG2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66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66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