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对肝泡型包虫病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18:38
目的:通过能谱CT多参数成像和定量指标全面分析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形态学及功能学特点,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在HAE诊断及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综合诊断为肝泡型包虫病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常规平扫+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记录并分析病灶的解剖结构及形态学信息,并对病灶进行影像学分型及PNM分期。利用能谱CT获得多参数图像,分析各组图像对病灶显示的特点;在碘图上对HAE病灶的边缘带、实性成分、囊性成分及正常肝实质进行碘值测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HAE病灶边缘带的碘值、病灶最大直径与P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为了研究能谱CT的虚拟平扫在HAE的病灶诊断中替代常规CT平扫(True unenhanced,TUE)的可行性,记录并比较TUE、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Portal venous phase-virtual unenhanced,PVP-VUE)中病灶检出的数量、最大直径、钙化检出数;记录并比较常规平扫+能谱三期扫描与能谱三期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1.47例肝泡型包虫病病例共检出56个病灶;病灶平...
【文章来源】:青海大学青海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T横断面增强门脉期
27图5:CT横断面增强门脉期图6:能谱曲线图5:碘图测量示意图:分别在HAE病灶边缘区、实性部分/囊性部分、正常肝实质区放置感兴趣区,测量点尽量在同一直线上。图6与5图是同一患者,对病灶的边缘带、实性成分、正常肝实质进行能谱曲线成像后发现三种不同物质的能谱曲线不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肝泡型包虫病肝内病灶活性研究[J]. 韩为清,崔佳宾,杨予川.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01)
[2]基于胸部CT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及钙化检出的对照研究[J]. 王新辉,孙丽红,舒建军,张剑. 宁夏医学杂志. 2019(12)
[3]对比分析两种胸部能谱CT虚拟平扫图像与常规平扫图像[J]. 王会霞,岳松伟,吕培杰,武卫杰,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09)
[4]小鼠肝多房棘球蚴中血管新生与病程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周青,杨雄峰,韩欢欢,郭黎姣,姜慧娇,王小义,李林林,廖振宇,陈雪玲,吴向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03)
[5]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的价值[J]. 王朝军,张蕾,陈步东. 山西医药杂志. 2019(06)
[6]宝石能谱CT成像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血供情况的应用[J]. 王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2)
[7]肝泡型包虫病的超声诊断及其声像特征[J]. 刘瑜,尹丽,赵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1)
[8]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在尿路造影中替代常规平扫的可行性研究[J]. 张进,李小虎,余玲,束宏敏,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9]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泡型包虫病微囊泡的活性[J]. 曹佳媛,鲍海华,杨晓菲,栗海龙,李伟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3)
[10]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随访中的初步研究[J]. 江奇琦,曹玉坤,吴爱兰,李欣,杨明,刘红冉,张欣,扈雪晗,韩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基于双能量CT的肝泡球蚴组织特征和血供的研究[D]. 蒋奕.新疆医科大学 2016
[2]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D]. 宋涛.新疆医科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能谱CT在胃癌低剂量扫描及诊断Lauren分型的应用[D]. 李伟然.郑州大学 2019
[2]超声造影评价大鼠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增殖区活性的一致性研究[D]. 陈璐.新疆医科大学 2019
[3]肝泡型包虫病小囊活性MRI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 曹佳媛.青海大学 2018
[4]双源CT能量成像评价肝脏泡状棘球蚴供血特点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D]. 李佳琦.新疆医科大学 2014
[5]双能量CT评价肝细胞癌形成过程的血管生成[D]. 张晓东.天津医科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65671
【文章来源】:青海大学青海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T横断面增强门脉期
27图5:CT横断面增强门脉期图6:能谱曲线图5:碘图测量示意图:分别在HAE病灶边缘区、实性部分/囊性部分、正常肝实质区放置感兴趣区,测量点尽量在同一直线上。图6与5图是同一患者,对病灶的边缘带、实性成分、正常肝实质进行能谱曲线成像后发现三种不同物质的能谱曲线不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肝泡型包虫病肝内病灶活性研究[J]. 韩为清,崔佳宾,杨予川.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01)
[2]基于胸部CT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及钙化检出的对照研究[J]. 王新辉,孙丽红,舒建军,张剑. 宁夏医学杂志. 2019(12)
[3]对比分析两种胸部能谱CT虚拟平扫图像与常规平扫图像[J]. 王会霞,岳松伟,吕培杰,武卫杰,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09)
[4]小鼠肝多房棘球蚴中血管新生与病程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周青,杨雄峰,韩欢欢,郭黎姣,姜慧娇,王小义,李林林,廖振宇,陈雪玲,吴向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03)
[5]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的价值[J]. 王朝军,张蕾,陈步东. 山西医药杂志. 2019(06)
[6]宝石能谱CT成像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血供情况的应用[J]. 王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2)
[7]肝泡型包虫病的超声诊断及其声像特征[J]. 刘瑜,尹丽,赵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1)
[8]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在尿路造影中替代常规平扫的可行性研究[J]. 张进,李小虎,余玲,束宏敏,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9]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泡型包虫病微囊泡的活性[J]. 曹佳媛,鲍海华,杨晓菲,栗海龙,李伟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3)
[10]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随访中的初步研究[J]. 江奇琦,曹玉坤,吴爱兰,李欣,杨明,刘红冉,张欣,扈雪晗,韩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3)
博士论文
[1]基于双能量CT的肝泡球蚴组织特征和血供的研究[D]. 蒋奕.新疆医科大学 2016
[2]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D]. 宋涛.新疆医科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能谱CT在胃癌低剂量扫描及诊断Lauren分型的应用[D]. 李伟然.郑州大学 2019
[2]超声造影评价大鼠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增殖区活性的一致性研究[D]. 陈璐.新疆医科大学 2019
[3]肝泡型包虫病小囊活性MRI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 曹佳媛.青海大学 2018
[4]双源CT能量成像评价肝脏泡状棘球蚴供血特点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D]. 李佳琦.新疆医科大学 2014
[5]双能量CT评价肝细胞癌形成过程的血管生成[D]. 张晓东.天津医科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65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0656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