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拉唑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3-20 08:13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口服治疗,研究组予艾普拉唑序贯治疗,即静脉滴注艾普拉唑+口服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皮疹、腹泻、便秘和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22,P=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χ2=8.00,P=0.00);治疗后,研究组治疗24 h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普拉唑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促进Hp有效根除,不良反应较少。
【文章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艾普拉唑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胃泌素与胃泌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 吴大威,杨玉双,崔青志,王立维,张清,王静,刘立奇. 河北医学. 2018(05)
[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评价[J]. 莫晨,吴小娥,黄燕苹,陕海丽,徐铭宝.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05)
[3]肠外联合肠内序贯营养降低重症卒中病人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风险[J]. 富奇志,单琦,陈文娜,张建强,马弯弯.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05)
[4]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 邬振国,董蕾,陈永永,张攸君,黄咪,周高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22)
[5]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J]. 曹鑫,寿松涛,赵珍,王力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17(14)
[6]不同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分析[J]. 彭春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1)
[7]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严明科,鲍磊,王迎新,夏晓华,王庆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3)
[8]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及预后分析[J]. 杨忠兰,吴云峰,田茂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18)
[9]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影响[J]. 吴永城,曾繁之,吴兴强,张淇钏. 广东医学. 2015(09)
本文编号:3090663
【文章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艾普拉唑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胃泌素与胃泌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 吴大威,杨玉双,崔青志,王立维,张清,王静,刘立奇. 河北医学. 2018(05)
[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评价[J]. 莫晨,吴小娥,黄燕苹,陕海丽,徐铭宝.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05)
[3]肠外联合肠内序贯营养降低重症卒中病人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风险[J]. 富奇志,单琦,陈文娜,张建强,马弯弯.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05)
[4]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 邬振国,董蕾,陈永永,张攸君,黄咪,周高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22)
[5]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J]. 曹鑫,寿松涛,赵珍,王力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17(14)
[6]不同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分析[J]. 彭春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1)
[7]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严明科,鲍磊,王迎新,夏晓华,王庆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3)
[8]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及预后分析[J]. 杨忠兰,吴云峰,田茂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18)
[9]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影响[J]. 吴永城,曾繁之,吴兴强,张淇钏. 广东医学. 2015(09)
本文编号:3090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0906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