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7-04 17:18
  【背景及目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世界性疾病。我国超过7%的人口携带有乙肝病毒,其中超过2千万为慢性肝炎患者。目前,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仍然是临床上控制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策略。大量研究证明,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减缓肝脏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传染性,并可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现有公认的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以抑制病毒复制功能为主的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及兼具免疫调节和抑制病毒功能的干扰素类制剂(包括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等)两大类,二者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干扰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以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增强机体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的杀伤活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具有疗程确定,血清学转换率相对较高,停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但由于其需要注射给药,使用不甚方便,且不良反应较多(如骨髓抑制、导致抑郁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而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References
综述
    References
致谢



本文编号:326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26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