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瘦素对脂变人肝细胞TG的含量及PPARα、CPT-Ⅰ、LPL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8 20:49
  目的:观察瘦素对脂变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脂滴形成和PPARα及其目标基因CPT-I、LPL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瘦素对肝细胞脂质变性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早期临床防治NAFL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离体人肝L-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含10%医用脂肪乳注射液和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的完全培养基孵育人肝L-02细胞24小时,制备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实验分为正常肝细胞组、模型组,即脂变肝细胞组、不同浓度瘦素组(使瘦素终浓度分别为10-8mol/L、10-7mol/L、10-6mol/L)、阳性对照组(即脂变肝细胞加入吉非罗齐,使其终浓度为100mg/L);孵育24小时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PPARα及其目标基因CPT-I、LPL mRNA水平的表达。根据瘦素改善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情况,作出量效关系,然后以瘦素10-7mol/L浓度分别孵育模型组细胞12h,24h,48h,使用上述观察方法,作出时效关系。实验数据以x±s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瘦素对脂变人肝细胞TG的含量及PPARα、CPT-Ⅰ、LPL表达的影响


正常组(油红O×400)

肝细胞,油红,甘油三酯,脂肪变性


实 验 结 果1 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正常组肝细胞油红 O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正常,为多边胞核蓝染,胞膜界限清楚,胞浆内未见脂滴。模型组肝细胞系用含体积分数医用脂肪乳注射液和 10%胎牛血清的 RPMI-1640 完全培养基孵育人肝 L胞 24 小时,油红 O 染色显示胞浆内见大量红色的小泡性脂滴,肝细胞肿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符合肝细胞小泡性脂肪变性特征(见图 1,2)。高效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模型组与正常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分1.612±0.104mmol/g 蛋白, 0.417±0.045mmol/g 蛋白,差别有统计学(p<0.01)(见图 3)。

瘦素,处理组,脂滴


2 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瘦素处理后脂滴形态数量的变化按表 1 方案处理细胞后,油红 O 染色结果发现:正常组细胞形态正常,胞膜界限清楚,无明显脂滴形成;模型组肝细胞肿胀,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红色的小泡性脂滴,瘦素(10-8mol/ L,10-7mol/ L,10-6mol/L)处理组及阳性对照组细胞浆内仅少量红色的小泡性脂滴(见图 1,2,4~7),随着瘦素浓度的递增,细胞内脂滴数量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J]. 杨建锋,陈芝芸,项柏康,姚定国,严茂样,何蓓晖.  中华消化杂志. 2004(12)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J]. 董莉娜,苏耀东,沈玉桓,朱立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2)
[3]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策略[J]. 范建高.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05)
[4]第二讲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范建高.  中华消化杂志. 2002(02)
[5]PPAR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J]. 张乾勇.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0(05)
[6]降血脂药物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J]. 曾民德.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02)
[7]PPARs与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代谢[J]. 彭永德.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8(04)
[8]南京市干部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J]. 王泓,陈进.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02)
[9]膳食与脂肪肝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J]. 梁酉罗,国银石,梅初黄太,秀仁真.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02)
[10]杭州市3015名职工脂肪肝调查报告[J]. 余永谱,邓银泉,李夏玉,余春艳,沈淑彬,丁婉音,章春娣.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94(02)



本文编号:3463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463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