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激活素A及其结合蛋白FS在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发布时间:2017-05-13 04:11

  本文关键词:激活素A及其结合蛋白FS在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激活素(Activin)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信号分子超家族的一种分泌蛋白,在多种组织器官的分化及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激活素结合蛋白——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通过与激活素结合,参与调节激活素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本研究建立在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基础上,通过转氨酶检测,组织病理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激活素(Activin A)及其结合蛋白FS在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为肝损伤的防治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备 实验用C57BL/6纯系小鼠,尾静脉给予ConA15mg/kg体重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在给药后的1d、3d、5d及7d收集血清和肝组织。HE染色病理分析显示,ConA注射小鼠1d,肝组织有多处坏死灶,其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肝细胞索消失,血清转氨酶水平也最高。3d时损伤部位面积减少,损伤肝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转氨酶仍相对较高。5d时肝小叶结构基本恢复,部分坏死区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7d时基本接近正常肝组织,同时血清转氨酶也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以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二、急性肝损伤模型鼠血清、肝组织中ActivinA、ActRIIA、FS的表达 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清中Activin A水平在Con A给药后1d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7d时已基本恢复至正常,而FS水平在损伤后3d及5d升高明显,7d仍维持较高水平。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鼠肝组织ActivinA与ActRIIAmRNA转录水平呈平行状态,与血清Activin A蛋白水平变化一致。FS mRNA转录水平也在Con A给药后3d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ctivin A在正常肝组织中仅在肝实质区有少量表达,在ConA诱导肝损伤1d后肝细胞大量表达,3d后表达量明显下降,ActRIIA表达水平和Activin A相似。肝组织FS蛋白表达在损伤3d时也在升高明显,5d及7d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Activin A可能参与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早期作用,而FS则可能参与肝损伤修复过程。 三、体内注射FS中和内源性激活素A作用对肝损伤的影响 通过尾静脉注射FS中和ActivinA的作用,明确ActivinA与FS在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FS组,ConA损伤组,ConA+FS组。尾静脉给予ConA1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结果显示ConA+FS治疗组血清转氨酶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ConA损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HE染色显示ConA+FS组损伤灶与单纯ConA组比明显减少,且肝指数也相对较高。 四、Smad3基因Knock-down对模型鼠肝损伤病理进程的影响 通过转染Smad3-shRNA敲低Smad3基因,,进一步观察阻断激活素信号传导,对肝损伤影响。实验设pGCsi-U6/Neo-Smad3shRNA和pGCsi-U6/Neo质粒对照组,ConA+pGCsi-U6/Neo和ConA+pGCsi-U6/Neo-Smad3shRNA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质粒24h后再注射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于ConA注射1d后取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ctivinA及FS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ConA+pGCsi-U6/Neo-Smad3shRNA组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ConA+pGCsi-U6/Neo组;病理组织切片也显示ConA+pGCsi-U6/Neo-Smad3shRNA组肝细胞形态和肝小叶病变较轻。 上述结果表明,ActivinA与激活素结合蛋白FS参与了ConA诱导的肝损伤及损伤修复过程,阻断ActivinA作用或干扰其信号传导,对ConA诱导的肝损伤均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刀豆球蛋白A 激活素A 激活素结合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文献回顾12-20
  • 1.1 肝损伤研究介绍12-15
  • 1.1.1 肝损伤研究背景12
  • 1.1.2 实验性肝损伤模型12-13
  • 1.1.3 Con A 诱导的肝损伤模型13-15
  • 1.2 激活素与肝脏15-17
  • 1.2.1 激活素信号传导机制15-16
  • 1.2.2 激活素 A 与肝脏疾病16-17
  • 1.3 FS 与肝脏17-18
  • 1.3.1 FS 的结构与合成17-18
  • 1.3.2 FS 与肝脏疾病18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18-20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0-27
  • 2.1 实验动物20
  • 2.2 实验相关试剂20
  • 2.3 实验试剂配置20-21
  • 2.4 实验仪器21
  • 2.5 实验方法21-27
  • 2.5.1 Con A 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21-25
  • 2.5.2 FS 中和实验25
  • 2.5.3 Smad3 基因 Konck-down25-26
  • 2.5.4 统计学分析26-27
  • 第3章 实验结果27-39
  • 3.1 Con A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7-29
  • 3.1.1 肝损伤模型大体标本27
  • 3.1.2 病理组织切片 HE 染色27-28
  • 3.1.3 Con A 急性损伤模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28-29
  • 3.2 Activin A、ActRIIA、FS 在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表达29-34
  • 3.2.1 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 Activin A、FS 蛋白水平29-30
  • 3.2.2 肝损伤模型组织中 Activin A、ActRIIA 及 FS mRNA 的动态表达30-32
  • 3.2.3 模型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2-34
  • 3.3 FS 中和实验对肝损伤的影响34-36
  • 3.3.1 模型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34
  • 3.3.2 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34-35
  • 3.3.3 肝脏指数35-36
  • 3.4 Smad3 基因 Konck-down 对肝损伤的影响36-39
  • 3.4.1 模型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36-37
  • 3.4.2 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37-38
  • 3.4.3 肝脏指数38-39
  • 第4章 讨论39-43
  • 4.1 Activin A、ActRIIA、FS 在 Con A 肝损伤模型中的表达39-40
  • 4.2 FS 中和实验对肝损伤的影响40-41
  • 4.3 Smad3 基因 Knock-down 对肝损伤的影响41-43
  • 第5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红军;柳忠辉;马迪;陈芳芳;台桂香;;激活素A及其ⅡA型受体在小鼠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2 ;Hepatoprotective role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against BCG-induced immune liver injury in mic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激活素A及其结合蛋白FS在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61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