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8 20:09
本文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目的是寻找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endoseopic varieeal ligation, EVL)后脱痂期再出血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积极治疗再出血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从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经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既往史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未做过其他治疗,只单纯做过EVL治疗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1226例,其中男性819例,占的比例为66.8%,女性407例,占的比例为33.2%;患者年龄段:31-82岁,平均年龄52.00土10.42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226例所有接受过EVL术的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肝硬化合并症、肝硬化病因、肝硬化临床表现、是否行过分流、断流及脾切除术史、药物治疗等,根据检查结果,研究这些因素是否对术后脱痂期再出血和患者预后有影响,寻找脱痂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资料及得出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分层多元分析,然后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模式,再计算各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和OR值的95%CI,得出的所有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行EVL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共有51例,脱痂期再出血率为4.16%,其中发生死亡的患者共有11例,再出血后死亡率为21.6%。通过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得出和再出血相关因素如:曲张静脉Grade分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血栓、手术史、结扎曲张静脉数、腹水量、血红蛋白、门脉宽度、凝血酶原时间、肝硬化原因、白蛋白,上述这些因素在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之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上述各项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我们的研究得出:影响EVL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腹水量、门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量。结论影响EVL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腹水量、门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量。行EVL术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往往伴有凝血与纤溶异常,我们的结论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通过一些如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来预防及减少脱痂再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套扎术 脱痂期再出血 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符号说明7-8
- 前言8-12
- 材料与方法12-16
- 结果16-21
- 讨论21-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综述42-50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波,程时丹,慎睿哲,瞿晴,张曙,吴云林;血小板计数/脾脏长径比值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2 梁洁;;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与内镜检查诊断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24期
3 宋红;徐金锋;范海波;熊奕;易艳;彭启慧;;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770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