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雷贝拉唑、伊托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3-10-12 05:44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伊托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NER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及盐酸伊托必利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和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胃蛋白酶原(PG)水平,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对显效、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总积分、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无酸反流次数、反流≥5 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血清PGⅠ水平,以及HAMA评分、HAMD评分和抑郁、焦虑、抑郁并焦虑病例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GAS、MOT水平及SF-36评分则较前升高(P<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测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3.1 RDQ总积分及疗效评定
        1.3.2 疗效评定标准
        1.3.3 24 h食管阻抗-pH监测
        1.3.4 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
        1.3.5 焦虑抑郁状况及生存质量评估
        1.3.6 药品不良反应
        1.3.7 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和RDQ总积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GAS、MOT、PG血清水平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SF-36 评分及抑郁、焦虑、抑郁并焦虑例数变化比较
    2.6 两组药品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853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853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