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治疗肠道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4-01-21 18:15
<正>肠道功能衰竭(intestinal failure,IF)的概念1986年首次被研究者提出来,Okada、雷鑫明等分别将肠功能衰竭分为两型及三型[1-2]。IF主要病理机制为肠实质或功能损害后导致消化、吸收或黏膜屏障功能产生障碍[3-4]。其临床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或消失。IF发生后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丧失,防御功能破坏,内环境紊乱,肠道细菌移位,发生肠源性感染,加重机体功能损害,甚至影响预后。近年研究发现,对IF患者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满足患者的机体需求,还能有助于病情恢复[5]。本研究通过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鼻饲法)和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营养支持方式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IF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IF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IF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88229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营养支持方式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IF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IF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IF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882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38822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