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利拉鲁肽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ERK信号通路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22:04

  本文关键词:利拉鲁肽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ERK信号通路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利拉鲁肽 高糖 ERK通路


【摘要】:目的:肝纤维化是糖尿病患者众多合并症之一。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损伤发生时生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来源,其在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鉴于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抗纤维化的研究通常将HSC作为靶标。利拉鲁肽则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类属于人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研究证明肝星状细胞上有GLP-1受体的表达。因此我们设计此实验,探讨利拉鲁肽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1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培养:将复苏的细胞接种至无菌培养瓶中,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cation of Eagle's medium Dulbecco,DMEM)溶液(含葡萄糖5.5mmol/L)作为培养液。将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 MTT法确定最适利拉鲁肽浓度:HSC分为11组,分别配成以下溶液:含高糖(25.0mmol/L)以及不同浓度的利拉鲁肽(0 nmol/L、50nmol/L、100nmol/L、200nmol/L、300nmol/L、400nmol/L、500nmol/L、600nmol/L、700nmol/L、800nmol/L、900nmol/L),观察48h,MTT法检测上述11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选取细胞增殖抑制率开始升到平台期的利拉鲁肽浓度700nmol/L作为最适宜利拉鲁肽浓度。MTT法确定最适ERK抑制剂PD98059浓度:HSC分为7组,分别配成以下溶液:含高糖(25.0mmol/L)以及不同浓度的PD98059(0 umol/L、25umol/L、50umol/L、100umol/L、200umol/L、300umol/L、400umol/L),观察48h,MTT法检测上述7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选取细胞增殖抑制率开始升到平台期的PD98059浓度200 umol/L为最适宜抑制剂浓度。3分组干预:将大鼠肝星状细胞随机分成以下5组。即正常糖对照组(5.5mmol/L)、高糖对照组(25.0mmol/L)、高渗组(5.5mmol/L葡萄糖+19.5mmol/L甘露醇)、高糖+利拉鲁肽组(25.0mmol/L高糖+最适利拉鲁肽浓度),简称利拉鲁肽组、高糖+抑制剂组(25.0mmol/L高糖+最适宜PD98059浓度),简称抑制剂组。将5组细胞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小时进行以下操作。4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上清I型胶原含量。5 RT-PCR法检测大鼠肝星状细胞ERK mRNA的表达水平。6 Western blot法检测ERK/p-ERK蛋白表达。7数据分析:应用Excell建立数据簿,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间对比,P0.05为有显著意义。结果:1 MTT法测定最适宜利拉鲁肽浓度为700nmol/L,最适宜ERK抑制剂PD98059浓度为200 umol/L;2 I型胶原含量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I型胶原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高糖组I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P0.05),利拉鲁肽组与抑制剂组较高糖组I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抑制剂组较利拉鲁肽组I型胶原含量减少(P0.05);3 ERK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ERK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高糖组ERK mRNA明显表达增多(P0.05),抑制剂组与利拉鲁肽组较高糖组ERK mRNA表达明显较少(P0.05),抑制剂组少于利拉鲁肽组(P0.05);4 ER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p-ERK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高糖组p-ERK明显表达增多(P0.05),利拉鲁肽组与抑制剂组较高糖组p-ERK表达均明显较少(P0.05),抑制剂组较利拉鲁肽组p-ERK表达减少(P0.05)。结论:1高糖环境能够诱导大鼠HSC增殖。2高糖诱导HSC增殖与ERK信号通路相关。3利拉鲁肽能够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ERK信号通路,来抑制高糖状态下大鼠HSC的增殖。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利拉鲁肽 高糖 ERK通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R587.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21
  • 结果21-23
  • 附图23-28
  • 附表28-30
  • 讨论30-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综述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38-45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叶茂;于静;;利拉鲁肽的分子结构及其药理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2 陈忻;翟所迪;;利拉鲁肽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21期

3 王伟夫;胡欣;;利拉鲁肽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24期

4 夏景义;;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2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年04期

5 陈群峰;王永祥;;利拉鲁肽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3年05期

6 张贵山;高春斌;杨秀红;王文欣;;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年18期

7 宋仪利;刘昌盛;;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33期

8 母义明;;将试验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指导——利拉鲁肽全球研究的荟萃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年05期

9 陆静尔;任跃忠;龚维坤;赖静波;王苏华;庞林荣;;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年04期

10 李长玉;;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利拉鲁肽[J];求医问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RUSSELL-JONES;G.SESTI;A.GARBER;B.ZINMAN;K.JENSEN;AFALAHATI;S.COLAGIURI;;无论是否出现胃肠道副反应,利拉鲁肽均能降低患者的体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程岚;旷劲松;;利拉鲁肽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松岩;冷锦红;高天舒;于世家;;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刘飞;张秀彬;旷劲松;;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时学秀;闫丹丹;任彦红;黄婷;栗夏莲;;利拉鲁肽致心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杨淑萍;韩晟;史录文;;利拉鲁肽和其它降糖药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分析[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秦洁;苗芳;张红霞;马婵娟;柳洁;;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萍;司敏;;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STEPHEN C.BAIN;JOCHEN SEUFERT;ANNE BLOCH THOMSEN;SABINA FURBER;DAVID D'ALESSIO;;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转换或早期使用的临床受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张利莉;杨刚毅;李伶;;利拉鲁肽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及慢性低度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全洲 实习生 拥青;拉鲁湿地管理将依新规执行[N];拉萨晚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田延辉;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N];西藏日报;2000年

3 记者 尼玛潘多;韩启德隗福临等考察区藏医院藏药厂拉鲁湿地[N];西藏日报;2006年

4 记者 益西加措 冯骥;热地视察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西藏日报;2008年

5 闻哲;5000万元保护拉萨拉鲁湿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拉鲁湿地“供氧”拉萨[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立;打通拉鲁湿地的“经脉”[N];西藏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晓勇 白玛;绿草如茵 群鸟翱翔[N];西藏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小涛 实习生 蓝智康;拉鲁社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N];拉萨晚报;2011年

10 记者 次仁卓玛;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拉鲁湿地规划设计情况[N];拉萨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昕;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激活以及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萌;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袁磊;十二指肠输注利拉鲁肽对肝糖代谢的影响与“肠—脑—肝轴”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顾文元;利拉鲁肽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5 白莲;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6 阳柳雪;利拉鲁肽对Ⅲ型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帕力万;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王佳;自噬在利拉鲁肽保护胰岛β细胞及对ApoE~(-/-)小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郭南京;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前期OLETF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燕;短期利拉鲁肽治疗与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张丽娜;GLP-1受体在大鼠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及利拉鲁肽对高糖条件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思思;利拉鲁肽临床实践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石志平;利拉鲁肽降低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磷酸化JNK的蛋白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宁;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滕晓焕;利拉鲁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瑾;利拉鲁肽抑制mTOR表达延缓糖尿病肾损伤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8 李意;利拉鲁肽对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霞;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治疗非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延安大学;2015年

10 刘春雨;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及机制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7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527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