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R对肠上皮源IL-7的调节在炎性肠病炎症缓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AHR对肠上皮源IL-7的调节在炎性肠病炎症缓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芳香烃受体 白介7 Ficz 炎性肠病 肠道免疫
【摘要】:背景与目的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很难治愈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炎性肠病曾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专属的常见疾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水平的稳步增长,国内炎性肠病的病例数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国内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病理上IBD表现为整个肠道免疫系统的失调并伴随着慢性顽固但是无菌性的炎症,但是它的精确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为了更好的研究IBD,目前已经建立了很多动物肠炎模型。其中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肠炎模型是近二十年来最常用的模型,因为它容易构建并且和炎性肠病有很相似的临床表现。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 cyanate,Ficz)是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一种配体。AHR作为螺旋-环-螺旋家族中新发现的一个亚家族成员,是一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以配体以来的方式进入细胞核,与AHR核转位子形成异源二聚体,特异性结合于AHR反应原件,诱导包括外源性代谢酶在内的一系列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HR可以抑制肠道炎症。此外,很多研究也表明AHR在维持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ntra epithelial lymphocyte,IEL)生存中起着关键作用。肠上皮源性白介素7(Interleukin-7,IL-7)在T细胞和B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IL-7敲除的小鼠中胸腺细胞和骨髓B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最近,研究发现肠上皮来源的IL-7激活了肠道免疫系统从而导致肠道的慢性炎症。先前的研究也发现肠源性IL-7在IEL表型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IEL是调节肠道免疫的主要元件之一,它维持肠粘膜屏障的稳定性,引发由于感染的早期炎症,并且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激活。大多数IEL都处于部分激活的状态,激活的IEL可以很快的反应各种刺激,所以IEL必须精密的控制才能不会引发不需要的免疫反应。AHR可以抑制肠道炎症而IL-7可以引发慢性肠炎,并且它们都对肠道免疫的关键元件iel有重要影响。我们研究ahr被它的配体ficz激动后对肠源性il-7表达的影响,对iel表型的影响以及带来的肠道炎症变化。方法1、建立小鼠dss肠炎模型,取肠道标本,免疫荧光,western,rt-pcr检测ahr,il-7的表达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肠iel表型变化。2、利用结肠lovo细胞用免疫荧光,western,rt-pcr检测ficz处理后的ahr,il-7表达变化;用rna干扰技术干扰ahr,同样方法检测ficz处理后ahr,il-7的表达变化。3、用ahr激动剂ficz处理小鼠dss肠炎模型,取肠道标本,免疫荧光,western,rt-pcr检测ahr,il-7的表达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肠iel表型变化;用结肠长度,结肠he染色,小鼠体重变化,常见炎症因子检测小鼠肠道炎症。主要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组ahr表达明显下调,而il-7表达明显上调。在免疫荧光试验中,经过腹腔注射ficz(1μg/只)5天的处理,小鼠dss诱导的肠炎模型表达更少的ahr但是更多的il-7。western,rt-pcr呈现出同样的结果。2.用ficz(0.1μg/ml)处理正常的lovo细胞24h,与对照组相比ficz组表达更多的ahr更少的il-7。但是irna干扰ahr后同样ficz处理并不能下调il-7。3.对照组小鼠体重一直在增长,但dss处理组从3~4天开始体重就开始下降,ficz+dss处理组体重同样在3~4天开始下降,但是下降速率比dss处理组慢很多。对照组,dss组,dss+ficz组相应的平均结肠长度是8cm,5cm,6cm。结肠he染色结果显示,dss组结肠损伤严重,ficz+dss组结肠损伤程度次之,对照组结肠无损伤。4.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检测出更多的cd8αβ+iel,cd8+和cd4+iel亚群但是ficz+dss组小鼠结肠cd8αβ+iel,cd8+和cd4+iel亚群数量并不多。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tcrγδ+iel亚群数量明显减少,但是ficz+dss组小鼠结肠tcrγδ+iel亚群数量明显增多。5.与对照组相比,dss组cd4和cd8活化程度明显升高,但是ficz+dss组cd4和cd8活化程度与对照组类似。结论1.ahr可以下调肠炎模型和lovo细胞il-7表达水平。2.ahr被ficz激动后可以减轻肠炎模型的炎症。3.ahr被ficz激动后比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肠炎模型的iel表型并且减少了肠炎模型IEL CD4,CD8的活化数量。5.AHR及其激动剂Ficz在肠炎治疗中有可能是有益的。
【关键词】:芳香烃受体 白介7 Ficz 炎性肠病 肠道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4
【目录】:
- 缩略语表5-7
- 英文摘要7-11
- 中文摘要11-14
- 第一章 前言14-16
- 第二章 小鼠肠炎模型AHR和IL-7 表达变化探索16-31
- 2.1 材料与方法16-28
- 2.2 结果28-29
- 2.3 讨论29-31
- 第三章 AHR对IL-7 的作用和机制研究31-48
- 3.1 材料与方法31-45
- 3.2 结果45-47
- 3.3 讨论47-48
- 第四章 AHR在减轻小鼠炎症中的作用48-62
- 4.1 材料与方法48-59
- 4.2 结果59-61
- 4.3 讨论61-62
- 第五章 AHR对小鼠肠炎模型IEL的作用62-71
- 5.1 材料与方法63-66
- 5.2 结果66-68
- 5.3 讨论(总体)68-71
- 全文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文献综述 1 AHR AND IMMNUNITY75-107
- 参考文献 193-107
- 文献综述 2 IL-7 AND IMMNUNITY107-125
- 参考文献 2116-125
- 博士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章125-126
- 致谢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老年人中的炎性肠病[J];河南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2 魏晓为;李宁;朱维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炎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4期
3 欧阳钦;炎性肠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4 徐昌青;炎性肠病[J];山东医药;2001年14期
5 罗燕军;于皆平;;炎性肠病活动性的分子标志物[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6期
6 朱尤庆,陈志芬;炎性肠病的非手术治疗[J];腹部外科;2002年03期
7 黎介寿;重视炎性肠病的整体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8 潘献柱 ,王林;炎性肠病的治疗靶标[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2期
9 车晋伟;;多酚类物质在治疗炎性肠病中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年10期
10 何庚荣;;肢皮炎性肠病1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解元元;朱朝敏;刘作义;;儿童炎性肠病性关节炎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鲁;;回盲部恶性肿瘤与炎性肠病的X线鉴别诊断[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罗涵青;吕红;谭蓓;戴张晗;钱家鸣;;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炎性肠病的疗效与副作用[A];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张军;李林法;杨君;翁婉文;朱阳军;刘宁虎;;核素功能显像在活动性炎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前瞻性文献meta分析[A];首届浙江省青年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论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治炎性肠病,吃虫也许能免疫[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记者 龙军 通讯员 余希;“民间偏方”变成“规范治疗方法”[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何屹;大麻可用于治疗炎性肠病[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涛;AHR对肠上皮源IL-7的调节在炎性肠病炎症缓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霞;Tim-3对炎性肠病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满元;5-氨基水杨酸类抗炎性肠病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04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0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