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胆酸通过KLF4上调CDX2的表达促进Barrett食管形成
本文关键词:脱氧胆酸通过KLF4上调CDX2的表达促进Barrett食管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Barrett食管 Het-A细胞 脱氧胆酸 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 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在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诱导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形成中,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与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人正常食管组织和22例BE组织中KLF4、CDX2的表达;体外培养Het-1A细胞,依据DCA处理时间分为0 h组(未经DCA处理)、4 h组、8 h组、12 h组并进行DCA处理。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对照组、阴性siRNA+DCA处理12 h组、KLF4-siRNA干扰组、KLF4-siRNA干扰+DCA处理12 h组,进行相应处理。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病毒对照组、阴性病毒+DCA处理12 h组、KLF4过表达病毒组,进行相应处理。待上述各实验组处理结束后,运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KLF4、CDX2、MUC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22例BE组织中,KLF4阳性表达15例,阳性率68.18%,阳性染色主要集中在细胞核;CDX2阳性表达16例,阳性率72.73%,阳性染色也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与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比较,BE组织中KLF4、CDX2表达均增高(χ2=18.642,P0.05;χ2=23.678,P0.0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DCA处理时间的增加,Het-1A细胞KLF4、CDX2、MUC2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KLF4-siRNA干扰组及KLF4-siRNA干扰+DCA处理12 h组中,KLF4、CDX2、MUC2表达均下调,且不再随DCA处理的刺激而升高(P0.05);此外,阴性病毒+DCA处理12 h组及KLF4过表达病毒组中,KLF4、CDX2、MUC2表达均上调,且KLF4过表达病毒组3个基因蛋白表达上调更为显著(P0.05)。结论 DCA通过KLF4上调CDX2,间接引起BE标志性分子MUC2的表达上调,从而促进正常食管上皮向BE转化。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所;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Het-A细胞 脱氧胆酸 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 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356)~~
【分类号】:R571
【正文快照】: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所)Supported by the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170356).Corresponding author:Fang Dianchun,E-mail:fangdianchun@hotmail.com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晶京,房殿春,徐承平,章容,范玉林,李向红,彭贵勇,王振华;Barrett食管放大内镜下分型与组织病理学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年03期
2 薛寒冰,戈之铮;Barrett食管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03期
3 房殿春;许国铭;赵晶京;;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2005重庆草案)[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4 冉红梅;王一平;;Barrett食管治疗的临床证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5 孟晓光;王忠颖;朱冬梅;;Barrett食管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3期
6 杨改姣;;高频电治疗Barrett’s食管3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5期
7 赵晶京;房殿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Barrett食管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张海选;毕擰红;;Barrett食管72例临床及内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7期
9 刘绍魁;;Barrett食管:流式细胞计数和组织学在监察发生腺癌危险中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8年02期
10 高宗海;;10例Barrett食管核仁组织区研究[J];海军医学;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蓉;李国熊;李丽;陈晶;;白醋染色指导Barrett食管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盛建文;范惠珍;吴裕文;杨静;;内镜下乙酸染色后病理检查对Barrett食管诊断率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孙聪;孙常波;李江波;;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诊断Barrett食管15例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维武;唐旭东;;Barrett食管进展的因素、机制及防治策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窦晓林;陈万伟;杜辉延;夏晓玲;张小宁;;Barrett食管的内镜与临床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吴明;赵静;胡祥鹏;马升高;杨俊文;陈国荣;;Barrett食管的内镜及病理研究[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蓉;李国熊;李丽;陈晶;;白醋染色指导Barrett食管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易粹琼;熊汉华;呼闯营;;Barrett’s食管——51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吴洪磊;郭建强;刘斌;王洪波;王红娟;于伟华;朱孔锡;周成军;;Barrett食管组织及胃窦肠上皮化生组织细胞增殖状态的差别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10 吴益群;林琪;劳波;洪捷敏;尹雪;张佩翡;;定标活检评价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随访分析[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雨田;加薪20% 给培训机会 我就跳![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Intel何时再造辉煌?[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展望网络的下一代[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本报记者 慕欣;从美国Barrett食管诊治指南,借鉴什么[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Barrett发誓战胜技术衰退[N];网络世界;2002年
6 ;降逆和胃、解毒化淤法治疗Barrett食管病案[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7 武警总医院主任技师 李振华;认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N];健康报;2008年
8 徐可树 熊汉华 周霞;应重视巴来特食管[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阿胜 编译;内镜新技术,食管癌早知道[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Paulina Szmydke 樊帆 译;面料革新激发男装设计创造力[N];中国服饰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丹丹;Barrett食管治疗的循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周钢;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Barrett食管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陈磊;Barrett食管的内镜与组织学诊断及APC治疗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4 欧阳建东;细胞角质蛋白CK7/CK20在Barrett食管与贲门部肠上皮化生的表达模式及意义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汪兴伟;基因芯片联合组织芯片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王瑞华;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实验性Barrett食管的作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霞;Barrett食管分化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晶京;Barrett食管粘膜微细结构、粘蛋白表达及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研;Barrett食管和腺癌动物模型不同术式的建立与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琳丽;Barrett食管患者临床、病理、内镜特征及病变粘膜DCAMKL-1蛋白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惠明;乌鲁木齐市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下特点临床意义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田洋;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卢秀珊;Barrett食管的临床和内镜特点及碘染色对其诊断价值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周超;ERK信号转导通路在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毛宏杰;CDX2与Barrett食管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8 马鹏;增强放大内镜对Barrett食管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尹霞;Barrett食管早期癌变的内镜监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李蕾;Barrett食管内镜下APC术后近远期疗效观察:前瞻性3年随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8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0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