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肝功能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7 06:03

  本文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肝功能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收治的43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衰竭病因。并根据患者3个月的生存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各实验室指标水平,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的对肝功能衰竭预后具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肝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酐、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时间4个因素是影响肝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对预测肝功能衰竭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基金】: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SKLIB-XJMDR-2014-3)
【分类号】:R575.3
【正文快照】: 肝功能衰竭是由病毒、药物、酒精、毒物等多种因素损伤肝脏导致的严重肝脏功能障碍,由于肝脏合成、代谢、生物转化等多种功能损害甚至丧失,临床上出现以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3期

2 吴宝灵;钱刚;;甲胎蛋白测定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6期

3 聂青和;;肝衰竭实验室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新指标评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09期

4 刘杰玉;冯义朝;;多种肝衰竭预后模型的对比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10期

5 覃小梅;谭晓明;秦玉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6 丁继光;孙庆丰;徐道振;王均昒;洪亮;吴友朋;钱定良;;检验指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5期

7 彭阿平;朱萱;;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峰;余龙;张唯;;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武常峰;韦全剑;;89例恙虫病临床治疗体会[J];安徽医学;2009年04期

3 辛克锋;李莎莎;韩明锋;;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9年09期

4 韦明;李宏;;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细菌性腹泻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2年04期

5 何凡;徐建华;;以关节炎伴皮肤红斑为首发的莱姆病1例[J];安徽医学;2012年05期

6 徐代霞;;慢性重症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护理[J];安徽医学;2012年06期

7 徐灵;;45例婴幼儿麻疹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08年02期

8 韦全剑;马前坡;武常峰;付应敏;熊自忠;;临泉县542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5期

9 姚彬;戴波;刘晔;杨凯;胡祥标;;2003~2007年我院肠道门诊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0年12期

10 韩华;高人焘;;合肥市28例输入性疟疾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广;;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毛熙伟;;核苷(酸)类抗病毒2年后改成中成药抗病毒治乙肝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3 潘永平;樊晓慧;邱梦标;粟庆娟;毛红霞;熊水印;龚辉;;干扰素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早期应答的关系[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杨年中;陈莹;郑丽君;王金花;;短程间歇化疗致药物性肝病临床分析[A];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奎鹏;薛昀;;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1例病例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心春;廖明凤;朱秀云;张洁云;陈涛;张明霞;顾美红;张帆;余卫业;周伯平;周伯平;;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7 刘国军;庞凤;赵德民;宋永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诊断与鉴别[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章士军;王智泉;陈郁;孙融;王严国;;南通市流行性乙型脑炎蚊媒抗性及其防治对策研究[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李自琼;贾蓓;唐君;崔鲂;黄文祥;;甲醛和臭氧对污染HBV棉被的消毒效果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高丽英;贾建伟;;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观察[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加权;热休克蛋白47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孟庆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金晶兰;联合分析HBV感染相关表达谱和DNA甲基化谱[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镇;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认知和乙肝疫苗接种的公平性及其分解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志勇;流行性乙型脑炎PCR检测病毒和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宝音仓;苏荣扎布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陶冉;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细胞癌的多模态MRI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季茹;肝脏脱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及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向分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丙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继发低氧血症证候规律及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荟萃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兰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许飞龙;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任坤海;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型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骏飞;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朱玉;单纯ARIMA模型和ARIMA-GRNN组合模型在猩红热月发病率中的预测效果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邓常青;新发传染病的“再诊断”[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贵霞;59例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特征及血清TNF-α、IL-2、IL-6检测分析[D];川北医学院;2011年

10 叶力波·居努斯汗;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脊柱结核7例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金娟;裴豪;;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年04期

2 贾绮宾;李笠;阴英;黄聪;肖彬;蓝宇;;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固醇检测对肝功能分期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9年01期

3 唐长华;李志斌;刘芳;洪可;刘颖;徐德翠;;MELD及其衍生评分系统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传染病信息;2011年05期

4 聂青和;第三讲 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地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1期

5 罗新栋,聂青和;第四讲 重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1期

6 ;Prognostic models for acute liver failure[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年02期

7 余红岚,刘若英,宋静芳,胡大忠,倪飞燕;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Th细胞亚群与ALT、IgG、C_3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吴文娟,刘若英,杨春英,裴洪贵;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和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贵州医药;2001年05期

9 金坤;李磊;李宜;高人焘;;MELD相关评分系统对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评估价值[J];安徽医学;2012年11期

10 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爽;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回顾性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利红,朴云峰,裴继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预后高危因素的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年04期

2 张平,张正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肝功能衰竭1例[J];临床荟萃;2005年18期

3 叶润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预后高危因素的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05年04期

4 黄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功能衰竭[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4期

5 朱斌;;影像学检查在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6 ;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年06期

7 唐世刚;;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基因缺失小鼠引起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及其机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03期

8 陈鸣;;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致肝功能衰竭2例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8年01期

9 冯继宁;吴建新;;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2期

10 张琳;侯彩芬;张丹;王占英;冯国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钧;;肝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龚晓兵;韦宏成;唐永煌;杨见权;;新型人工肝——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4 何振扬;;肝功能衰竭与凝血功能障碍[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5 周锐;潘晨;郑玲;黄祖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伯瑜;黄逢元;郑向真;;过量五倍子鞣质引起肝功能衰竭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一例报告[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7 崇雨田;林国莉;赵志新;彭晓谋;陈雪娟;高志良;;39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离体肝组织病理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董培玲;张斌;陈新月;丁惠国;;阿德福韦停药后肝功能衰竭1例[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陈家华;殷国平;王佳;;妊娠合并肝功能衰竭剖腹产的麻醉处理[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10 张金卷;杜智;李涛;朱争艳;高英堂;宋继昌;;大鼠肝干细胞的诱导分离及其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评估[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通讯员 黄欢邋记者 施嘉奇;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将有药可治[N];文汇报;2008年

2 管j;新技术:呼气就能测肝功[N];健康报;2006年

3 陈玉;转氨酶升高原因多[N];民族医药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峰;乙肝用药 适可而止[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5 解放军302医院 刘士敬 博士;乙肝患者为何一定要戒酒[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李宏建;英国建议: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徐光福邋刘彬;正确认识脂肪肝[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绍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功能衰竭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邵利红;暴发性肝功能衰竭53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D];山东大学;2013年

4 周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的肝细胞再生[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李庭红;新型壳聚糖血浆灌流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廖承德;肝功能衰竭大鼠脑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MR DWI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8 谷秋红;TNFR1在LPS和GalN诱导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肝细胞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3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33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