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肝脏微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关键词:超声造影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肝脏微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肝脏微小病变 超声造影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剪切波速度
【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超声造影(CEUS)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肝脏微小(直径≤2cm)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7例患者共138个直径≤2cm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分别进行CEUS及VTQ技术检查,并对其良恶性进行诊断分析。以病理或临床影像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CEUS及VTQ技术对肝脏微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138个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中良性病灶53个,恶性病灶85个CEUS诊断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5.9%、92.5%、94.8%、80.3%、88.4%;以SWV值2.08m/s作为截断值,VTQ技术诊断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2.4%、81.1%、87.5%、74.1%、81.9%,AUC为0.843;CEUS联合VTQ技术诊断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3%、77.4%、87.1%、91.1%、88.4%。VTQ技术对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与C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联合VTQ技术对肝脏微小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CEUS、VTQ技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及VTQ技术对肝脏微小良恶性病变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种技术诊断效能相当,两者从不同方面反映病灶特征,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联合应用可降低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漏诊率。
【关键词】:肝脏微小病变 超声造影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剪切波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1;R735.7;R575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10
- 资料与方法10-13
- 结果13-18
- 讨论18-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8
- 附录28-34
- 1、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28-29
- 2、附图29-34
- 综述34-42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莉;;超声造影的意义[J];中国医疗设备;2008年06期
2 ;“第一届南方超声造影新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08期
3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暨第一届亚太超声造影大会将于年底召开[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10期
4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暨第一届亚太超声造影大会将于年底召开[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年10期
5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暨第一届亚太超声造影大会将于年底召开[J];癌症进展;2009年06期
6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暨第一届亚太超声造影大会将于年底召开[J];中国肿瘤临床;2009年21期
7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取得巨大成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2期
8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取得巨大成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9 ;第十一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取得巨大成功[J];癌症进展;2010年02期
10 ;第十三届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暨第三届亚太国际超声造影大会将在云南召开[J];当代医学;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彩红;邹良英;李智贤;;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马穗红;柳建华;马晓梅;罗环千;李芙蓉;胡志文;;胃窗超声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应用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洪玉蓉;刘学明;;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马苏亚;谢晓红;;胃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马苏亚;谢晓红;;胃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静婉;樊静;蒋晓春;姜静华;;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中的应用[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博;宋丽英;刘丽;赵红梅;赵军波;于慧平;贾欣为;;超声造影在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朱家安;蒋业清;胡一宙;邢春燕;李殿成;胡兵;;超声造影在检测类风湿性指关节炎[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郭瑞君;梁晓宁;曹文;卢瑞刚;;超声造影在软组织的初步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罗慧;石秋玲;吴瑛;徐金锋;焦阳;姜燕;罗奕伦;冯晓凤;;淋巴结超声造影的初步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运红邋赵迎;疑难肝肾肿瘤难逃超声造影“法眼”[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胡珉琦;超声造影防误诊[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超声诊断科 罗渝昆;肝脾破裂 超声造影快速诊治[N];健康报;2011年
4 周翔;超声造影:诊断肿瘤的新尖兵[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孙秦;上海:超声造影确诊肝癌效优[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张中桥;超声造影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新手段[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张中桥;可用超声造影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张中桥;超声造影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毓星;超声造影 不孕妇女的福音[N];中国人口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超声造影对乳腺实体肿瘤的诊断效能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袁孟霞;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崔岩;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费腾;甲状腺癌超声造影诊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黄备建;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超伦;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曹小丽;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田江克;超声造影引导迟发性脾破裂的诊治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9 董怡;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功能状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惠琴;超声造影在肝外伤诊断及局部注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莉华;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丁亮;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中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陈柯文;超声造影评价肾病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4 徐晓茜;超声造影评价子宫肌瘤短期介入疗效的临床初步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5 周青;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陈娟;超声造影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胆囊癌疗效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左文思;二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8 杨晓婧;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法;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10 张荣;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1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7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