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HI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合并HI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肝炎 丙型 慢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普通干扰素 利巴韦林
【摘要】:背景:由于HCV和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两者合并感染多常见。目前国内外针对HCV/HIV合并感染的研究有很多,主要侧重于研究HCV/HIV的共感染率和HCV/HIV的基因分型与传播途径之间的关系方面,对合并HIV感染的慢性丙肝患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合并HIV感染的慢性丙肝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抗丙肝治疗的合并HIV感染丙型肝炎患者28例,同时随机选取单纯HCV感染患者28例为对照,所有组患者抗-HCV及HCV-RNA均阳性。合并感染组抗HIV阳性并经蛋白印迹试验确证,无AIDS相关合并症,CD4+T细胞计数350个/ul, 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ml,并调整抗HIV药物为不含齐多夫定及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患者均经中国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并自愿签署抗丙肝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根据我国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普通干扰素联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48周。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0,12,24,48周,停药后24周时检测血HCVRNA载量,肝功能,血常规。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完成12周HCV-RNA小于检测下限或病毒载量下降;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治疗48周结束时HCV RNA小于检测下限;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完成治疗停药后24周HCV RNA仍小于检测下限。生化指标和血常规采用数值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采用对数平均值计算HCVRNA平均拷贝数,以log10(x)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合并HIV感染组和单纯HCV感染组丙肝病毒随着抗病毒治疗延长,丙肝病毒载量逐渐下降,从24周起合并HIV感染组HCV-RNA下降幅度低于单纯HCV感染组,随着抗丙肝治疗的结束,复发病例的出现,72周时两组患者丙肝病毒载量出现上升,合并HIV感染组丙肝病毒载量高于单纯HCV感染组,统计学比较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单纯HCV感染组SVR、ETVR高于合并HIV感染组,两组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合并HIV感染组和单纯HCV感染组两组ALT、AST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48周时两组ALT、AS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随着治疗延长,合并HIV感染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下降幅度及复常率低于单纯HCV感染组。3.合并HIV感染组和单纯HCV感染组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合并HIV感染组白细胞水平变化12,24,48周下降幅度与单纯HCV感染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HIV感染组和单纯HCV感染组两组患者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抗丙肝副作用的出现均有下降,两组组间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12,24,48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肠道反应及类流感综合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HI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抗丙肝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肝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与单纯HCV感染者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肝炎 丙型 慢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普通干扰素 利巴韦林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3;R512.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10-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23
- 结果23-37
- 讨论37-41
- 小结41-42
- 参考文献42-46
- 综述46-54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4-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孝宾;;丙肝病毒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J];国外医学情报;1996年19期
2 王志明,谭复明,陈伟华,李明山,李江;输血后感染丙肝病毒45例原因分析[J];人民军医;2000年09期
3 王潜勇;;输血致人感染丙肝病毒的法律适用[J];新疆人大(汉文);2007年05期
4 何亮;李墨奇;丁灵莉;;防止血液透析室丙肝病毒传播的体会[J];西部医学;2009年03期
5 ;美国研究发现阻断丙肝病毒复制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3期
6 ;中国迄今最大规模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调查研究成果获得公布[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2期
7 ;我国丙肝病毒分布规律被发现[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陈栋晖;普通人群中与丙肝病毒相关的肝病临床进程和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9年04期
9 编辑部;;美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 有助疫苗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10 端爱萍;宁利敏;李超;侯亚菲;杨娜娜;孙丽洲;李根喜;;抑制丙肝病毒复制和转录的一种新方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岳;;丙肝病毒对外周血血脂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铁汉;刘琳;杨秀珍;王伟;王伟娟;;银强化滴金免疫法检测丙肝病毒IgM[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李卫华;赵连三;周陶友;何芳;刘丽;刘聪;;表达丙肝病毒NS3抗原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体外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婉玉;王东生;潘煜;石晓东;张鹏;姜艳芳;姜晶;高沿航;牛俊奇;;IL-28B基因变异与乙肝及丙肝病毒自然清除相关性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陈艳可;陶玲;杨俊;;膜蛋白HCV-P7的MAS-NMR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原 钱峰;佰易问题药没查出丙肝病毒[N];健康报;2007年
2 白剑峰 、富子梅;患者均未感染丙肝病毒[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霞;美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胡德荣;丙肝病毒表达蛋白结构首次揭示[N];健康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耿挺;上海科研人员“绘出”丙肝病毒之“花”[N];上海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文俊;武汉科学家破解丙肝病毒世界性难题[N];湖北日报;2014年
7 杨淑娟;美揭示丙肝病毒抑制免疫系统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咸达数据;抗丙肝病毒药物研发:没有硝烟的持久战[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海文;日本研究发现丙肝病毒利用肝细胞脂肪滴增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钱铮;肝细胞内的脂肪滴是丙肝病毒增殖场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志峰;合并HI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端爱萍;抑制丙肝病毒复制与转录新方法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姚相杰;丙肝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侵染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90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9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