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22:18

  本文关键词: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加青蒲饮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探索新加青蒲饮联合PPI根除H.pylori的有效性及症状疗效,旨在找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H.pylori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确诊为H.pylori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患者60例。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患者予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口服2周为1疗程;对照组30例予西药标准三联,1周为1疗程。服药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间隔一月后,复查患者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H.pylori根除率方面,治疗组15例患者转阴,H.pylori根除率为50.0%;对照组17例患者转阴,根除率为56.7%,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组药物根除H.pylori作用相当(P0.05)。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组治疗均能改善中医症状(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大便粘滞”、“嗳气”、“口干苦”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各项症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嗳气”、“口干苦”、“小便短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食少纳呆”、“大便粘滞”、“反酸”、“口臭”、“肢体困重”症状方面,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P0.05)。用药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33.3%,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药物安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有根除H.pylori效果,与西药三联疗效相当;对H.pylori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中医症状改善具有明显优势;在本试验中反应较小;中药抑杀H.pylori疗效可能受胃内pH值的影响;中药新加青蒲饮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抗生素发挥抗H.pylori作用。
【关键词】:新加青蒲饮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3.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2-25
  • 1. 中医对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认识12-16
  • 1.1 对病名的认识12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12-13
  • 1.3 中医药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13-16
  • 2. 现代医学对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研究16-25
  • 2.1 H.pylori的生物学特性16
  • 2.2 流行病学16
  • 2.3 H.pylori致病机制16-17
  • 2.4 H.pylori与慢性胃炎的关系17-18
  • 2.5 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诊断18-20
  • 2.6 H.pylori相关性胃炎治疗20-22
  • 2.7 H.pylori根除失败原因22-23
  • 2.8 PPI对H.pylori的影响23-25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5-34
  • 1. 研究目的25
  • 2. 临床资料25-26
  • 2.1 病例来源25
  • 2.2 诊断标准25-26
  • 2.3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26
  • 3. 研究方法26-27
  • 3.1 治疗方法26-27
  • 3.2. 观察方法27
  • 4. 观察指标27
  • 4.1 中医症状评分27
  • 4.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27
  • 4.3 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27
  • 5. 统计方法27-28
  • 6. 观察指标结果28-34
  • 6.1 数据可比性分析28-29
  • 6.2 研究结果分析29-33
  • 6.3 研究结果小结33-34
  • 第三部分 讨论34-38
  • 1. 导师对H.pylori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认识34
  • 2. 新加青蒲饮组方分析34-35
  • 3. 新加青蒲饮药理学分析35-36
  • 4. 研究结果分析36-37
  • 5. 问题与展望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5
  • 附录45-48
  • 附录1:缩略语表45-46
  • 附录2: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46-48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文彬;沈洪;;历代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述[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周正,黄志新,劳绍贤;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年06期

3 劳绍贤,陈更新;脾胃湿热证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翁晓红;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新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合国,陈更新,吕冠华,劳绍贤;脾胃湿热证源流探微[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3期

8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本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6年04期

9 翁晓红;肖林榕;杨春波;;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研究揽要[J];光明中医;2006年09期

10 周慧敏;吕文亮;;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研究方法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学平;时昭红;;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春波;柯晓;傅肖岩;李秀娟;胡光宏;;脾胃湿热证研究的初步揭示[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列城;张晓辉;;脾胃湿热证论治浅析[A];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吕文亮;陈琳;高清华;周燕萍;刘林;周慧敏;;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回顾及今后研究思路探讨[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坚;梅武轩;黄志新;;脾胃湿热证研究动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廖荣鑫;周福生;许仕杰;陶双友;;中医脾胃湿热证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万莹;吕文亮;;近二十年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劳绍贤;胡玲;;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晴清;脾胃湿热证与辅助性T细胞1/2平衡及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国辉;脾胃湿热证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数据挖掘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廖荣鑫;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林坚;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韦嵩;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复制及其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王洪京;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吴娟;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和中药的干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基于代谢组学“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生物学基础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吴雨晴;新加青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学虹;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胃湿热证辩治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向菊;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5 章源;陈意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用药经验的聚类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温国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转录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谭永振;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杨利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蛋白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陈韵如;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陈佩婵;脾胃湿热证湿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1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61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