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HBV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及HBV群体遗传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HBV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及HBV群体遗传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临床相关性 HBV S基因突变 群体遗传学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各基因型与HBV感染者年龄、性别、肝功能状态、HBe Ag阳性率、病毒复制水平、临床用药、临床表型及HBV S基因突变的关系,为本地区诊治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研究HBV的群体遗传学,计算重庆各地区HBV群体遗传结构,推测某些地区是否存在HBV可能爆发的威胁。方法:选取重庆8个地区HBs Ag阳性的HBV感染者768例,提取各感染者电子病历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诊断治疗数据,应用PCR和直接测序法获得HBV S基因序列,运用NCBI在线软件genetyping及软件MEGA6.0将HBV S基因序列和在NCBI上下载的21条A-H型标准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分析HBV基因型;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S基因突变位点,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基因型与临床特征及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应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基因型的HBV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探讨重庆各地区不同基因型HBV的扩张情况。结果:1.768例HBs Ag阳性血清标本中,成功测出HBV S基因序列的有528条。其中B型346例(65.53%),C型181例(34.28%),D型1例(0.19%),未见其他基因型;2.B型和C型在性别、年龄、HBV DNA载量及临床用药方面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C型HBV感染者ALT异常值(40IU/L)的比例及HBe 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型(P0.05)。LC/HCC组中C型的比例高于ASC组和CHB组(P0.05),ASC组和CHB组中B型比例高于LC/HCC组中B型比例(P0.01);4.B型和C型HBV S基因不同细胞表位均存在大量突变,B型主要突变类型为I110L、P120T、K122R、T126A/S、P127T、Q129H/R、M133L、T140N;C型突变类型主要有Y100C、Q101R、T113S、S114T、I126T/N/S、G130N、F134L、G131N、S143T。P120T、K122R为B型特异性突变,T113S为C型特异性突变。5.在HBs Ag MHR B型HBV株有140例(140/346)发生了突变,C型有84株(84/181)发生了突变,B型和C型的突变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突变存在单突变和多突变,C型多突变比例38.1%(32/84)高于B型17.9%(25/14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比对后的HBV S基因序列中,346条B型531bp S基因有189个突变位点,250个hap,h为0.978,各地区从0.895-0.999不等,π为0.01644,各地区从0.00694-0.02628不等;181条C型525bp S基因有161个突变位点,163个hap,h为0.999,各地区从0.992-1不等,π为0.02051,各地区从0.01788-0.02604不等;7.各地区B型和C型HBV群体的BSP显示贝叶斯天界线呈上升趋势,中性检验值(Tajima's D值与Fu's Fs值)均为负值,大部分地区的错配分布为单峰倒钟形分布,综合分析表明重庆地区HBV群体近10年经历了一个扩张过程,有的地区甚至扩张了10倍,只有少部分地区的C型扩张不明显(黔江、合川、沙坪坝区)。结论:1.B型为重庆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占65.53%;2.C型比B型具有更强的致病力,容易引起肝硬化及肝细胞癌;3.HBV S基因不同表位均存在大量突变,这些突变的病毒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可能发生改变,感染HBs Ab阳性人群。4.C型多突变率比例高于B型,多突变可能会影响HBV的致病性,影响乙肝患者的治疗及预后;5.B型和C型HBV群体h和p均高,提示HBV遗传多样性丰富,生存能力强,且C型高于B型,间接反映C型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6.重庆各地区B型和C型HBV群体都在经历扩张,将来具有爆发的可能,需进一步开展大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预警工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临床相关性 HBV S基因突变 群体遗传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英文摘要6-10
- 前言10-15
- 技术路线15-16
- 材料与方法16-23
- 结果23-39
- 讨论39-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中英文对照表51-53
- 致谢53-54
- 乙肝疫苗突破性感染患者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综述)54-66
- 参考文献61-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影;张勇;杨爱平;张福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清除HBV的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4期
2 董振翔;;关于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几点说明[J];中医杂志;1989年10期
3 肖再平;一种阻断HBV流行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计划的效果[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3年04期
4 赵富山,魏岳凤,邓文英,马晓萍;西宁机场整体人群HBV“两对半”检查结果及315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结果三年跟踪观察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8年04期
5 ;肥西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监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6 党淑萍,张新利,谭玉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HBV定量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7 林伟;刘玉贵;曹春远;陈炳材;;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携带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年07期
8 李东;申元英;;感染HBV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年05期
9 董振翔;常德成;郑东振;李秀惠;崔宝莉;;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1988年09期
10 童修文;;对《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初步探讨》一文的商榷[J];中医杂志;198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祥;王玉林;;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抗HBV细胞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韩祖良;孙渝生;;模拟HBV自然清除过程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玮;赵彩彦;王亚东;尹洪竹;刘英辉;周俊英;;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A];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石家;王玮;赵彩彦;王亚东;尹洪竹;刘英辉;周俊英;;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兴功;王爱萍;;原位杂交试剂-HBV探针临床应用[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保森;邹正升;王福生;辛绍杰;徐东平;陈黎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与HBV特异性CTL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莉;赵彩彦;王亚东;曹伟;申川;;HBV相关肝衰竭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赵洁;贾建伟;李秋伟;高丽英;苗静;;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核苷类药物抗HBV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孙殿兴;胡大荣;邬光惠;胡学玲;范公忍;李娟;;复制缺损型HBV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侯青顺;柳富会;仉海峰;;HBV多基因位点变异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知陶;阿德福韦对耐药HBV有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欣华;长期用拉米夫定易致HBV耐药株[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桂琴;素馨花化学成分及抗HBV活性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陈文;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表观遗传学变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宇平;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魏海荣;NK细胞功能异常导致HBV慢性免疫逃逸和急性肝再生抑制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曲建慧;肝癌细胞中肿瘤基因P53/MDM2/P21与HBV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晏泽辉;肝病关联基因IL-10/ESR1 rSNP的鉴定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波;HBV-DNA阴性的HCC患者围手术期HBV再激活及其影响因素[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娜;新型稠杂环非核苷类HB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山东大学;2016年
3 朱俊可;顺铂诱导HBV再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马敏;抗乙肝病毒(HBV)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5 覃英;重庆地区HBV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及HBV群体遗传学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6 顾静;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3年
7 蒋黎;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汪琼;草药扛板归抗HBV及保肝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9 徐慧;HBV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10 王朝莉;HBVprec/c shRNA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BV增值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6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79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