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吸试验 利福昔明 复合乳酸菌胶囊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I-IBS)患者与肠道感染后未发展成IB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者SIBO(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阳性率、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IL-10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SIBO阳性PI-IBS患者与SIBO阴性PI-IBS患者症状积分和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IL-10表达水平的差异,揭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进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通过观察利福昔明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SIBO阳性PI-IBS前后的症状积分和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比较各干预措施组之间治疗总有效率和SIBO转阴率,进一步阐释SIBO在PI-IBS中的作用,同时积极为治疗PI-IBS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符合RomeⅢ诊断标准且近12个月内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同时完善全血细胞分析、血生化、尿便常规、粪便潜血实验、肝胆胰脾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若研究对象为男性,另需完成前列腺超声检查)、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镜等一系列检查排除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的120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PI-IBS组),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近12个月内均发生过急性感染性腹泻)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乳果糖氢气结合甲烷气呼吸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combined with methane breath test,LHMBT)、检测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和IL-10)、填写症状积分调查表,比较PI-IBS组与对照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阳性率和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和IL-10)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SIBO(+)组与SIBO(-)组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PI-IBS组中LHMBT检查结果阳性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均接受解痉、止泻、通便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饮食干预和生活指导,在此基础上,A组接受利福昔明片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2周后停止口服利福昔明片,继续接受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2周,B组接受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4周,C组接受安慰剂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A、B、C三组研究对象均再次进行LHMBT、检测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和IL-10)和填写症状积分表。比较各组接受干预措施前后的症状积分和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IL-10)表达水平,比较A、B、C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SIBO转阴率、治疗后症状积分和治疗后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SIBO阳性PI-IBS患者治疗后SIBO转阴者与未转阴者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PI-IBS组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痊愈后未发展成IBS的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75.00%vs17.50%)、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浓度(pg/ml)(IL-1β:91.13±3.97vs28.05±8.10,IL-18:138.94±4.48vs71.10±7.86,IL-10:39.44±3.78 vs 123.48±6.0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IBO(+)组与SIBO(-)组的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浓度(pg/ml)(IL-1β:85.39±16.79vs44.78±30.21,IL-18:130.02±23.64vs92.07±32.22,IL-10:50.39±29.09vs97.61±39.0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静脉血IL-1β和IL-18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A、B两组治疗后静脉血IL-10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C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IL-10)浓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各组间比较,A、B两组治疗后静脉血IL-1β和IL-18浓度均小于C组治疗后,IL-10浓度高于C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IL-1β和IL-18浓度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P0.05),IL-10浓度显著高于B组治疗后IL-10浓度(P0.05);A、B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SIBO转阴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且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SIBO转阴率均优于B组(P0.05);SIBO阳性PI-IBS患者再次复查LHMBT,SIBO转阴者与SIBO未转阴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4.64±1.26 vs 9.87±2.62,P0.001)。结论:(1)PI-IBS存在较高的SIBO阳性率;(2)PI-IBS存在血清促进炎症进展的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抑制炎症进一步发展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SIBO存在血清促进炎症进展的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抑制炎症进一步发展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4)SIBO阳性PI-IBS接受治疗后,其腹痛或腹胀等不适、大便外观异常以及排便频次异常等症状明显减轻,血清促进炎症进展的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抑制炎症发展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显示SIBO在PI-IBS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相关;(5)利福昔明联合肠道益生菌可以明显改善SIBO阳性PI-IBS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断促炎因子持续升高和抑炎因子浓度降低,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SIBO转阴率,疗效明显,是治疗PI-IBS的一种有效方案。
【关键词】: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吸试验 利福昔明 复合乳酸菌胶囊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4.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6-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9
- 材料与方法19-27
- 结果27-32
- 讨论32-35
- 结论35-37
- 参考文献37-43
- 附录43-45
- 致谢45-47
- 综述:急性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研究进展47-63
- 参考文献57-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红;葛秦术姜芍草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0年10期
2 曾文,陈关良;降激汤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3 戈力;自拟愈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1期
4 王正红;自拟葛秦术姜芍草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J];陕西中医函授;2000年05期
5 ;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6 李菊莲;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周连鸿;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J];胃肠病学;2002年01期
8 叶平胜,卢立广;肠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7期
9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9期
10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琳;刘召;;金仁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顾怀玉;郑利昌;顾超辉;;“健脾1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3 赵文娟;王垂杰;;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金菩;;肠易激综合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韩棉梅;罗琦;纪云西;郑超伟;周福生;;心胃相关理论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小琴;;情志相关性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熊文生;唐锡军;;疏肝舒肠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郑舜华;胥小芳;张正利;;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述评[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孙亚萍;王化虹;;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春苓;肠易激综合征不可小视[N];消费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N];沈阳日报;2010年
3 ;肠易激综合征能治吗?[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红岩;情绪变化大易患“肠易激综合征”[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朱丽丽;肠易激综合征与压力大有关[N];健康报;2006年
6 牛超群邋译;药物可一线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朱旭东;患肠易激综合征勿服抗生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黄连素治肠易激综合征有良效[N];大众卫生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璐;“两个结合”消除肠易激综合征[N];保健时报;2009年
10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赵保民 (副教授);肠易激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衍群;乳糖、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陈锡强;易激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顾缨;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余颖聪;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分析及诊治新体系的构想[D];浙江大学;2009年
5 叶惠芬;术芍地姜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袁媛;社会支持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谢地;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相关因素及证型指标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赵炜;肠易激综合征证候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刘亮;肠易激综合征在护士和医学生群体以及腹泻型中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龙艳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免疫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赛;肠易激综合征穴位感受器阈值测量与针刺疗效评价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郑秀丽;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杨毓雯;正念训练对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效果[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茂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肠易激综合征统计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徐月晓;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障碍关系的临床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6 陈月莹;定痛止泻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王文春;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赵国鹏;中医情志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9 张婷;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强;柴术愈肠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夹湿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8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88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