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工程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肠炎的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2:31

  本文关键词:工程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肠炎的治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性肠病 归巢 CX3CR1 IL-25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中,能够从骨髓、脂肪组织、脐带血和外周血中分离获得,体外培养时具有分化为脂肪、成骨、软骨、肌肉和神经元的潜能。由于其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具有低免疫原性而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并能够归巢至靶组织调节免疫反应,近年来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反复发作、难治愈的肠道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克罗恩病(Crohn's)和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IBD的新型细胞疗法,外源性MSCs通过归巢至肠炎部位,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肠道免疫调节而发挥疗效,目前已报道的临床实验包括系统性输入MSCs和局部注射MSCs治疗CD肛周瘘管。然而,由于MSCs在体外培养时容易丢失某些表面分子而影响其归巢效率,使得迁移至靶组织的MSCs数量减少且无法长期停留以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升MSCs对IBD的治疗效率,解决MSCs归巢效率低的问题,我们构建工程化骨髓来源的MSCs (BM-MSCs),并对小鼠肠炎进行了治疗研究。我们首先在分离得到的BM-MSCs中转染携带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和白细胞介素-25(IL-25)基因的慢病毒来构建工程化BM-MSCs,鉴定了工程化BM-MSCs的增殖能力及表型,并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测定其体外迁移能力。我们进一步将工程化BM-MSCs通过尾静脉输入肠炎小鼠体内,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其能够归巢至肠炎部位。结肠拍照、体重测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病理分析、髓过氧化物酶测定和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等实验证明BM-MSCs的工程化改造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小鼠肠炎的治疗效率。本文的科学意义在于成功构建了特异性表达CX3CR1和IL-25的工程化BM-MSCs,通过趋化因子CX3CL1和其受体CX3CR1的相互作用提高了BM-MSCs的肠道归巢效率,使到达肠炎部位的细胞数增多,同时也实现了调节细胞因子IL-25对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为提高MSCs对IBD的疗效提供了临床治疗新思路。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性肠病 归巢 CX3CR1 IL-25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综述部分11-47
  • 1.1 间充质干细胞(MSCs)概述11-23
  • 1.1.1 MSCs生物学特性11-16
  • 1.1.2 MSCs归巢及其归巢分子16-23
  • 1.2 MSCs在临床中的应用23-28
  • 1.2.1 疾病治疗23-25
  • 1.2.2 治疗机制25-27
  • 1.2.3 安全性27
  • 1.2.4 存在问题27-28
  • 1.3 MSCs与炎症性肠病28-35
  • 1.3.1 炎症性肠病概述28-31
  • 1.3.2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31-33
  • 1.3.3 MSC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33-35
  • 1.4 工程化MSCs35-37
  • 参考文献37-47
  • 2 实验部分47-56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47-49
  • 2.1.1 实验仪器47
  • 2.1.2 实验试剂47-49
  • 2.2 实验方法49-56
  • 2.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提取及培养49
  • 2.2.2 工程化BM-MSCs的构建49
  • 2.2.3 免疫印迹实验49-51
  • 2.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51-52
  • 2.2.5 流式细胞分析实验52-53
  • 2.2.6 细胞增殖实验53
  • 2.2.7 细胞迁移实验53
  • 2.2.8 小鼠肠炎模型建立及其治疗方案53-54
  • 2.2.9 组织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54-55
  • 2.2.10 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实验55
  • 2.2.11 免疫荧光实验55-56
  • 2.3 数据统计56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56-68
  • 3.1 工程化BM-MSCs的构建56-59
  • 3.1.1 BM-MSCs原代细胞扩大培养和鉴定56-57
  • 3.1.2 检测工程化BM-MSCs中CX3CR1水平57-58
  • 3.1.3 检测工程化BM-MSCs中IL-25水平58-59
  • 3.2 工程化BM-MSCs的表型及增殖分析59-61
  • 3.2.1 工程化BM-MSCs的表型分析59-60
  • 3.2.2 体外检测工程化BM-MSCs的增殖能力60-61
  • 3.3 工程化BM-MSCs的体外迁移能力61-63
  • 3.3.1 体外检测工程化BM-MSCs的迁移能力61-62
  • 3.3.2 小鼠肠炎模型中各器官CX3CL1的组织分布62-63
  • 3.4 工程化BM-MSCs尾静脉注射的分布情况63-64
  • 3.5 工程化BM-MSCs对小鼠肠炎的疗效64-68
  • 3.5.1 疗效观察64-65
  • 3.5.2 病理分析65-66
  • 3.5.3 髓过氧化物酶检测66-67
  • 3.5.4 炎症相关因子检测67-68
  • 4 小结68-70
  • 致谢70-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小凤;朱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归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1期

2 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的示踪归巢实验[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王洋;肖扬;;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路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1期

4 吴梦瑶;陈彤;;可视性观测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01期

5 姜福全,项莺松;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的探讨[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0年05期

6 黎 阳;细胞黏附与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及动员[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年05期

7 曹星宇;肖践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进展[J];临床医学;2013年03期

8 韩克强;李靖;梁平;郑璐;黄小兵;;龟板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归巢的作用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年03期

9 孙晋浩,刘执玉,毕玉顺;淋巴细胞选择性归巢的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10 杨啊晶,冯凯,陈虎;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的研究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云;张勇;王导新;;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研究进展[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张旭晗;汪健;王兴兵;夏利军;孙自敏;;CD26分子在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中的表达和对干细胞归巢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张少衡;葛均波;钱菊英;赵岚;黄浙勇;沈雳;姚瑞民;孙爱军;邹云增;;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介导的干细胞归巢和增殖[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龙;童嘉毅;马根山;;超声微泡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心肌归巢的影响[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汇编[C];2014年

5 龚芳泽;陈琦;陈代雄;苏蕊;方林;;人胎盘与脐动、静脉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相关粘附分子表达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曾文;朱楚洪;;BDNF通过促进干细胞归巢从而提高小直径工程血管的通畅率[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7 张少衡;葛均波;钱菊英;王齐兵;孙爱军;史剑慧;贾建国;王克强;;经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能定向归巢到梗死心脏并改善心脏局部功能[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8 史明霞;李静;廖联明;陈斌;李炳宗;陈磊;赵春华;;胎儿骨髓源Flk1~+ CD31~- CD34~-干细胞归巢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珊;李圆;王江波;张秀亚;孔祥如;;mdr1基因介导的骨髓保护在荷瘤小鼠化疗中的归巢和分布[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淋巴细胞精准归巢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特约通讯员 吴松;印江“磁场效应”吸引“飞雁”归巢[N];铜仁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根 本报通讯员 王召华 王玉磊;游子归巢 回馈桑梓[N];德州日报;2014年

4 记者 许军 杨晓安 特约记者 许万里;“候鸟”归巢[N];赣南日报;2014年

5 蒋家胜;人造血干细胞体内归巢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6 代琼芬 陈锡伟;“归巢创业”海天阔[N];楚雄日报(汉);2013年

7 记者 赵莹莹;“小候鸟”期盼情感关爱“归巢”[N];人民政协报;2013年

8 记者 徐凯;诚心筑巢凤归来[N];四川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姜巽林;打好“服务牌”,引来“归巢凤”[N];温州日报;2012年

10 通讯员 杨子发 尹圣洲;千余外出打工农民返乡成为“归巢凤”[N];三峡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露;微泡联合超声上调SDF-1/CXCR4促MSCs归巢修复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周欠欠;功能化金纳米材料促进树突状细胞归巢并增强免疫应答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3 李铭;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干细胞归巢示踪及结肠粘膜菌群与生理状态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苏中渊;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胚胎干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陆爱珍;吸入一氧化氮诱导内皮祖细胞归巢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任志午;周围神经Wallerian变性对干细胞归巢/迁移的动员作用及趋化性再生的潜在分子机制[D];南开大学;2012年

7 陈鑫;趋化因子SDF-1和MCP-1在心肌梗死后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健;局部低剂量X线辐照对BMSCs向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归巢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颉滢;工程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肠炎的治疗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吕佳;缺血损伤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种间归巢能力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曹星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家兔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心肌归巢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5 冯磊;低剂量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特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金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种移植途径在急性肾梗阻模型中的归巢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纪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向肿瘤局部归巢机制的初步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马绍华;同种异体EGFP-BMSCs在小鼠缺血肌袋存活和归巢能力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刘颖;人脐血基质细胞联合移植促进造血细胞归巢植入及支持造血重建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贾晓蕾;不同剂量及频次人骨毮间充质干细胞在NOD小鼠体内归巢特性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9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19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