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形态发生素在HIV与HCV共感染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本文关键词:表皮形态发生素在HIV与HCV共感染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HIV/HCV共感染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表皮形态发生素 FAK-ERK TIMPs
【摘要】:一、研究背景目前,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HIV感染与HCV感染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非常普遍。在AIDS患者中,与HCV的共感染率可达25%,共感染率随感染途径而异,在静脉药瘾患者中HIV/HCV共感染率约为60%。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改变了HIV感染的自然史,使大部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HIV感染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对于共感染者来说,HCV引起的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已成为影响其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伤进展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人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 EPM, Syntaxin-2)在正常肝脏主要表达于肝窦状隙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汇管区的胆管与血管细胞,通过表皮与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表皮形态。在肝脏发育的过程中,HSCs主要通过自身表面特异性表达的EPM与肝脏干细胞直接接触而促进肝干细胞的定向功能性分化。前期,有报道发现在肝癌、乳腺癌、肠癌等肿瘤性疾病中,EPM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EPM在HIV/HCV共感染患者中肝纤维化快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还不甚明确。二、研究目的:考察HIV/HCV共感染后EPM的表达变化,研究EPM是否能够影响肝纤维化进展以及其相关分子机制。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1. HIV/HCV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的影响分别将HSC分为四组(对照组、HIV感染组、HCV感染组、HIV/HCV共感染组),分别通过细胞周期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共感染对HSCs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2. HIV/HCV对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realtime-PCR、western blot检测HIV/HCV共感染对HSC基因表达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包括α-SMA、Collagen Ⅳ、TGF-β、EPM等。3.EPM表达变化对HSC的影响通过构建过表达与干涉表达EPM的肝星状细胞,考察EPM对HS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以及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影响。4.EPM影响肝纤维化进展的机制研究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变化,EPM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EPM调控的功能基因的变化,证明EPM影响肝纤维化进展的因素。四、实验结果:1.HIV//HCV共感染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迁移HSC的增殖与迁移对于肝纤维化及进展有重要作用。我们分别将HSC分为四组(对照组、HIV感染组、HCV感染组、HIV/HCV共感染组),通过细胞周期实验、MTT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发现HIV/HCV共感染组HSCs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明显升高。2.HIV/HCV共感染促进肝星状细胞高表达EPM、TGF-β、α-SMA、 Collagen Ⅳ的表达为了检测共感染后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我们通过Q-CPR和WestenBlot实验证明HIV/HCV共感染能够影响肝星状细胞的多种基因表达。EPM作为肝内肝星状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也同时发生了上调。3.EPM对于肝星状细胞的影响为了研究EPM对于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我们对干涉及过表达EPM星状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进行了检测。EPM沉默之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而过表达EPM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上升。因此,肝脏微环境中星状细胞高表达的EPM能够促进自身的增殖与迁移,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4.EPM通过TIMP-1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为了进一步研究EPM促进肝纤维化进展的分子机制,我们检测了EPM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家族(TIMPs)表达的影响。我们发现HIV/HCV共感染可以抑制MMP-3的表达,同时促进TIMP-1的表达。但EPM并不影响MMP-3的表达,但可以促进TIMP-1表达而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5.EPM通过FAK-ERK信号通路调控TIMP-1的表达我们发现HIV/HCV共感染组FAK-ERK表达明显上调,EPM同样能够促进此信号通路激活。通过ERK抑制剂等实验发现,ERK抑制后能显著降低TIMP-1的表达,这证明EPM调控TIMP-1是通过FAK-ERK实现的。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考察HIV与HCV共感染后肝星状细胞表达EPM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变化后的作用和机制,证明EPM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并且能够通过FAK-ERK途径促进TIMP-1的表达,从而加快肝纤维化的进程。
【关键词】:HIV/HCV共感染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表皮形态发生素 FAK-ERK TIMP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91;R575.2;R512.63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9
- 第一部分 HIV/HCV共感染对肝星状细胞及EPM的影响19-42
- 材料与方法19-30
- 实验结果30-39
- 讨论39-42
- 第二部分 EPM在HIV/HCV共感染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42-61
- 材料与方法42-48
- 实验结果48-58
- 讨论58-61
- 结论与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8
- 文献综述68-80
- 参考文献73-80
- 附录 论文主要缩略词表80-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等情况82-84
- 致谢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圣强,齐宗利;91例非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J];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4期
2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肝脏;2001年S1期
3 田养年,邓淑玲,张武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S1期
4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其疗效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5 谢彦华,刘春荣;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肝纤维化[J];临床荟萃;2002年08期
6 李清华,战淑慧,卞鲁岩,秦成勇,劳萍;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2期
7 王吉耀;重视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15期
8 陆伦根,曾民德;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08期
9 时昭红,邓长生;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10 刘克洲;侯伟;;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钢;卢建华;;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及研究方法探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袁凤仪;;浅议中西医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杜绪胜;;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新颜;王宝恩;贾继东;;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骥;董培红;金益辉;卢明芹;潘发奋;王帮松;陈永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初步研究[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磊;李俊;黄成;吕雄文;金涌;朱鹏礼;;肝纤维化逆转的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徐叶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贾继东;;肝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治疗进展[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从意;陈英杰;程晶;李群;周大桥;;浅谈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郭宇;曾华强;罗时兵;何丽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纤维化的几点思考[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昀;肝纤维化可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2 陈斌;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范又;肝病专家指出治疗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效世界领先[N];光明日报;2007年
4 陈黎明;肝纤维化[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通讯员 陈丽霞邋王怀民 记者 赵凤华;黄连素可能治肝纤维化[N];科技日报;2008年
6 蒋明邋通讯员 陈丽霞 王怀民;黄连素治疗肝纤维化有效果[N];健康报;2008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测肝纤维化免穿刺[N];健康时报;2009年
8 解放军302医院肝纤维化无创诊疗中心 陈国凤 黄显斌 整理;肝纤维化检查进入无创时代[N];健康报;2009年
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谢渭芬 整理 王根华;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的链条[N];健康报;2010年
10 黄丁毅;福瑞股份:肝纤维化专科面对“做大”命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峰;单采血浆所致慢性HCV感染20年自然史及其鞘脂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杜静华;微小RNAs差异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红;探讨海珠益肝方从痰论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涂晓龙;miR-30和lincRNA-p21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朱颖炜;转染TIMP-1-shRNA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肝纤维化[D];苏州大学;2016年
6 李杨;磁共振T_2~* mapping成像及分子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庄灿皇;基于近二十年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方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吴鹏;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石磊;表皮形态发生素在HIV与HCV共感染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10 陈利军;经血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2型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侯龙辉;沙棘籽油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脏中TIMP-1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3 李超;Decorin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4 张明晓;丙酮酸乙酯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5 宗咏花;丙酮酸乙酯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6 吴灵芝;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7 苏李娜;常规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计算肝细胞外体积分数定量评价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6年
8 刘晓亚;Arkadia对肝纤维化SnoN蛋白降解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9 万颖;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评估慢乙肝肝脏纤维化分级的研究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孔文丽;M2BPGi评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38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3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