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5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本文关键词:IL-35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结肠炎 溃疡状 Corhn病 IL- 疾病活动度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IL-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1例IBD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和TNF-α的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血清IL-35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浓度分别为(41.34±16.06)、(48.85±19.14)和(78.17±17.9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血清IL-35浓度均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组血清IL-35浓度与血清TNF-α浓度呈负相关(γ= 0.321,P=0.001)。结论 IBD患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并且与疾病活动度、TNF-α相关。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状 Corhn病 IL- 疾病活动度
【分类号】:R574.62
【正文快照】: 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1例IBD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和TNF-α的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血清IL-35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浓度分别为(41.34±16.06)、(48.85±19.14)和(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张志宏,欧阳钦;以肿瘤坏死因子α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3 章荣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温文;炎症性肠病病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5 彭仲生,胡品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巫协宁;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7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2期
8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4期
9 阎明,贾晓青;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10 鲁晓岚,罗金燕;炎症性肠病的肝胆表现[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困惑与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钦;郑淑梅;;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周峰;姜挺;葛柳青;蒋益;陈志涛;赵杰;夏冰;沈骏;冉志华;钱家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6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原;;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吴小丽;胡滨;陈小微;;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10 夏冰;;炎症性肠病遗传学研究的突破[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昆鹏;巧克力不算炎症性肠病罪魁[N];保健时报;2007年
2 黄欢;炎症性肠病不可怕[N];健康时报;2007年
3 张中桥;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炎症性肠病[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张中桥;炎症性肠病由不当生活方式引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夏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鹏;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N];健康报;2008年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高翔;炎症性肠病患者增多[N];湖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关键分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当心炎症性肠病来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本文编号:952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5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