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术 术后再出血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肝功能CTP评分 肝硬化CONUT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摘要】:目的:1、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从而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管理,及早做出更好的二级预防措施,降低再出血率。2、比较自建模型与肝功能CTP分级、MELD评分等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完整的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行内镜下治疗术的患者,总共469例,随访终点为内镜术后1年内出血或者内镜治疗术后1年,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再出血从而分为出血组(145例)以及非出血组(3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硬化病因、实验室检查、既往出血史、合并原发性肝癌及门静脉血栓、入院前腹水情况、随访期间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危险因子(糜烂、血栓、活动性出血),计算患者肝功能CTP分级[1]、肝硬化CONUT评分[2]、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3]、Rockall评分[4]、MELD[5]及MELD-Na[6]评分等,然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预测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者145例,术后再出血率达30.9%。2、单因素分析示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既往出血史、合并肝癌及门静脉血栓、ALT、Cr、BUN、内镜下曲张静脉糜烂及血栓、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AST、TBIL、DBIL、ALB、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内镜下活动性出血、腹水、肝功能CTP分级、肝硬化CONUT评分、Rockall评分、MELD及MELD-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腹水、肝硬化CONUT评分及MELD评分为预测内镜术后再出血的独立风险性因素。4、自建模型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与肝功能CTP分级、MELD模型对比统计学上无差异,但其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肝功能CTP分级及MELD模型。结论:1、内镜治疗术是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2、再出血的可能风险因素包括AST、TBIL、DBIL、ALB、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内镜下活动性出血、腹水、肝功能CTP分级、肝硬化CONUT评分、Rockall评分、MELD及MELD-Na评分;其中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是内镜术后再出血的保护性因素,而腹水、肝硬化CONUT评分及MELD评分为独立危险性因素;3、自建模型、肝功能CTP分级、MELD评分三者预测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术 术后再出血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肝功能CTP评分 肝硬化CONUT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中英文缩略词表8-9
- 第1章 引言9-13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13-18
- 2.1 研究对象13
- 2.2 入选标准13
- 2.3 排除标准13-14
- 2.4 研究方法14-15
- 2.5 肝功能CTP分级、上消化道出血Blatchford评分、Rockall评分、肝硬化CONUT评分、MELD及MELD-Na评分15-16
- 2.6 统计学方法16-18
- 第3章 结果18-25
- 3.1 一般情况分析18-20
- 3.2 实验室检查20
- 3.3 内镜下表现20-21
- 3.4 各项评分比较21
- 3.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1-25
- 3.5.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21-23
- 3.5.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23-25
- 第4章 讨论25-2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29-30
- 致谢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34-39
- 参考文献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强,程留芳,李长政;经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疗效评估[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4期
2 徐肇敏,史伟,吴毓麟,陈隆典,韩树堂;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治[J];胃肠病学;2004年05期
3 曹天高;施光峰;;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3期
4 刘小方;王晨;徐有青;;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5 吴玉芳;郭洁;滕晓丽;李轶西;刘浩;毛德华;时昭红;;药物联合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9期
6 令狐恩强;杨云生;李志群;李闻;蔡逢春;孙刚;黄启阳;杜红;王向东;孟江云;孔金艳;;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伴胰胆疾病内镜下治疗的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05期
7 尚克玲;吴玉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诊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0期
8 程留芳,王志强,王志军,令狐恩强;23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硬化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年05期
9 雷平玉,杨晓红;4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急诊硬化治疗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程留芳;改进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方法[J];首都医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红光;;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吕婵;吴云林;;食管胃静脉曲张分型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杰民;黄涛;李红灵;胡浩;杨浩羿;;无痛性胃镜检查6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体会[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贾克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中华医学会共识学习)[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5 厉有名;;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的研究现状[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宏博;吴开春;樊代明;;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应用进展[A];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之印;王仲略;周刚;沈惠琳;马菊妹;;自制内镜外套管在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勤;;食管胃静脉曲张者单行EVL术的长期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黄立江;季峰;陈小丽;滕卫军;王声旺;陈方志;叶国良;;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随访治疗顺应性对预后的影响[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程留芳;王志强;李长政;;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存活十年以上101例临床分析[A];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雪燕;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何欣;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的MDCTP临床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胡友文;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风险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5 杨艳;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冯建恩;2006-2010年我院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总结[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郭晓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血浆尾加压素Ⅱ、内皮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明艳;门静脉高压食管旁静脉MDCT评分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禹硕;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崔子瑾;CT门静脉血管成像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评估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2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8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