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肠道菌群与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腹泻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3:05

  本文关键词:肠道菌群与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腹泻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性腹泻 PCR-DGGE 肠道菌群


【摘要】:研究背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具有发展迅速、早期出现远处转移、对化疗高度敏感,但容易复发等特点[1],超过半数的患者在确诊时处于广泛期[2-3](Extensive disease,ED)。依据最新NCCN指南,SCLC的治疗仍以全身化疗为主[1]。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是化疗常见的并发症,轻则会导致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影响化疗的疗效,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还可引起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4-7]。目前关于CI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报道肿瘤CID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探究肠道菌群的改变与SCLC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关系,对SCLC患者的治疗和生存具有深远意义。目的:探索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为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腹泻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样本收集:采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18例经病理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出现CID的粪便(其中10例患者经EP方案化疗,8例经IP方案化疗),放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2、样本DNA提取:分别提取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出现CID粪便样本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3、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以粪便总DNA为模板,细菌16S r DNA V3区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行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以检测目的条带,进一步行DGGE,对所得DGGE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对差异比较明显的条带进行切胶测序,以分析其种属类别,探索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出现CID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1、DNA提取情况:18例SCLC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出现CID的粪便均可提取出DNA,各DNA样本浓度高低不同。2、EP方案化疗组的肠道菌群特征:由聚类分析和PCA主成分分析图可以看出,化疗前组与化疗后组形成了两个聚类群,差异显著。与化疗前组相比,化疗后组肠道细菌丰度增加(P0.05);多样性指数升高(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化疗后亮度明显增高的1、2、3条带进行切胶测序,结果显示,条带1、2可能为普氏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同源性分别为85%和93%;条带3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同源性为99%。3、IP方案化疗组的肠道菌群特征:由聚类分析和PCA主成分分析图可以看出,化疗前组与化疗后组形成了两个聚类群,差异显著。与化疗前组相比,化疗后组肠道细菌丰度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样性指数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化疗后亮度明显降低的4、5条带进行切胶测序,结果显示,条带4可能为杆菌属(Prevotella stercorea),同源性为94%;条带5可能为Uncultured bacterium,同源性为81%。结论:1、EP方案所致的小细胞肺癌CID化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不显著。2、IP方案所致的小细胞肺癌CI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比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EP方案化疗后患者的肠道可能更易于肺炎克雷伯菌的定植生长,肠道内肺炎克雷伯菌的数量增加可能与EP方案导致的CID有关。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性腹泻 PCR-DGGE 肠道菌群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R574.6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材料和方法14-20
  • 1. 材料14-16
  • 1.1 实验样本收集14
  • 1.2 实验试剂14-15
  • 1.3 实验仪器15-16
  • 1.4 实验数据分析软件16
  • 2. 方法16-20
  • 2.1 粪便样本DNA提取及浓度检测16-17
  • 2.2 PCR-DGGE分析17-19
  • 2.3 统计分析19-20
  • 结果20-29
  • 1. DNA样本提取情况20-21
  • 2. 样本DNA PCR扩增情况21
  • 3. A组样本化疗前与化疗后出现CID的肠道菌群变化21-25
  • 3.1 A组样本化疗前后肠道菌群DGGE分析21-25
  • 3.2 切胶测序25
  • 4. B组样本化疗前与化疗后出现CID的肠道菌群变化25-29
  • 4.1 B组样本化疗前后肠道菌群DGGE分析25-28
  • 4.2 切胶测序28-29
  • 讨论29-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 伊立替康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34-42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霞;陈艳;杨长良;姜慧;朱晶;程颖;;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中华肿瘤杂志;2015年01期

2 赵晓光;宋明霞;徐洁;王玉洁;;UGT1A1基因多态性与小细胞肺癌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和疗效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3 张秀萍;;益生菌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现状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32期

4 Yan Wang;Lin Shen;Nong Xu;Jin-Wan Wang;Shun-Chang Jiao;Ze-Yuan Liu;Jian-Ming Xu;;UGT1A1 predicts outcome in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irinotecan and fluorouracil[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5期

5 焦娇;;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检测肠道菌群分布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6期

6 姚成云;黄新恩;;化疗相关性腹泻的防治[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年04期

7 杨立学;马韬;张俊;叶正宝;项明;朱正纲;;伊立替康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8 方青芳;;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3期

9 常方芝;孙方利;马文香;张圣林;高伟;吴军;;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治疗研究[J];上海医药;2007年11期

10 陈春华;邱立华;;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菌群分布及治疗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98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8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