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21在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08 16:19
本文关键词:血清IL-21在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白细胞介素21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干扰素 恩替卡韦 疗效
【摘要】:目的:HBVDNA复制是HBV感染后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用于CHB临床治疗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由于抗病毒治疗疗效受病毒、宿主、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只有部分能够实现持久病毒学应答,并且长期用药还可能因药物不良反应、病毒耐药及治疗费用等问题而难以坚持。因此,早期预测抗病毒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显得非常必要。IL-21参与了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多重调节,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清除及病毒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动态观察血清IL-21在HBeAg阳性初治CHB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后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于HBeAg阳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预测作用,以期获得简便易测的血清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例,治疗观察时间为96周。CHB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根据临床用药不同分为3组:干扰素单药治疗组(IFN组)41例,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ETV组)21例,初始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IFN+ETV组)25例。分别留取三组患者0w、12w、24w、48w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1值,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HBs Ag定量、HBeAg定量等指标,随访至96w。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分组情况本研究共筛选87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IFN治疗组41例、ETV治疗组21例、IFN+ETV治疗组25例。根据疗效判断标准,共计早期应答42例,临床治愈(CC)15例,完全应答(CR)27例,部分应答(PR)20例,无应答(NR)25例。2不同治疗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及应答情况对比三个治疗组之间年龄、性别、家族史、母婴传播史,基线ALT、HBVDNA、HBs Ag、HBeAg、IL-21水平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疗效不同,以IFN+ETV组CR发生率最高。三组间CC发生率以IFN组最高,IFN+ETV组高于ET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发生率ETV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NR组发生率IFN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3不同应答组患者基线特征不同应答组间年龄、性别、家族史、母婴传播史、基线ALT、基线HBVDNA水平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线HBs Ag、HBeAg、IL-21水平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CR组基线HBs Ag水平明显低于PR组、NR组(P0.05),而CC组与CR组、PR组与NR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C组基线HBeAg水平明显低于CR组、PR组、NR组(P0.05),而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基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CR组、PR组、NR组(P0.05),CR组高于PR组、NR组(P0.05),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治疗组抗病毒前后血清IL-21水平动态变化三个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21水平逐渐下降,12周、24周、48周分别与0周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治疗组在同一时间点比较血清IL-21的下降幅度,12周、24周下降幅度均不同:IFN+ETV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应答组治疗前后血清IL-21水平动态变化不同应答组间基线IL-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组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应答组血清IL-21水平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2周、24周、48周分别与0周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C组血清IL-21在12周、24周、48周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R组在12周、24周、48周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PR组、NR组(P0.05)。6抗病毒疗效预测因素分析6.1早期应答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将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母婴垂直传播、治疗方案、基线和治疗过程中(HBV DNA、HBs Ag、HBeAg、IL-21)数值及变化赋值,逐一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治疗方案、0周血清IL-21水平、血清HBVDNA水平、血清HBs Ag水平与早期应答有关,进一步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0周血清HBs Ag、血清IL-21、治疗方案是早期应答的预测因素。6.2完全应答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将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母婴垂直传播、治疗方案、基线和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 Ag、HBeAg、IL-21数值及变化赋值,逐一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治疗方案、0周血清IL-21水平、12周时血清HBVDNA水平和IL-21下降幅度、24周血清HBs Ag水平与完全应答有关。进一步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0周血清IL-21水平、12周血清IL-21的下降幅度、24周血清HBs Ag水平、治疗方案是96周完全应答的预测因素。6.3临床治愈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将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母婴垂直传播、治疗方案、基线和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 Ag、HBeAg、IL-21)数值及变化赋值,逐一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治疗方案、0周血清HBs Ag、12周血清HBVDNA、HBs Ag水平和IL-21下降幅度、24周血清HBs Ag水平和IL-21下降幅度与临床治愈有关。进一步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0周血清HBs Ag和IL-21水平、12周血清HBs Ag水平和IL-21下降幅度是96周临床治愈的预测因素。结论:1 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血清IL-21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后逐渐下降,其基线高水平、12周和24周水平及下降幅度对评价早期应答、96周临床治愈及完全应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2 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血清IL-21下降速度与幅度与治疗方案有关,初始干扰素与ETV联合治疗组较IFN单药治疗组及ETV单药治疗组血清IL-21下降幅度大,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干扰素 恩替卡韦 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2
- 英文缩写12-14
- 前言14-16
- 材料与方法16-20
- 结果20-23
- 附图23-26
- 附表26-31
- 讨论31-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3
- 综述 宿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43-54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云,高卫红;32例两对半中单一HBeAg阳性的结果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1999年03期
2 王政英;;阿地福韦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3年01期
3 叶立红;王揽,
本文编号:995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950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