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9 03:14

  本文关键词: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通过我院病案查询系统,检索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DILI患者。HBV+DILI组:合并慢性HBV感染的DILI患者93例。DILI组:单纯DILI患者10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过敏史、用药种类、临床症状、肝功能、HBV DNA水平、治疗效果等相关信息。结果:(1)HBV+DILI组: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中位年龄42岁,男性62例(66.67%),女性31例(33.33%),男女比2:1。DILI组: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2岁,中位年龄50岁,男性31例(30.29%),女性71例(69.61%),男女比1:2.3。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有统计学意义(Z=2.897,P=0.004),HBV+DILI组较DILI组年龄偏低,男性显著多于女性。(2)HBV+DILI组中导致DILI的药物种类前三种依次为:中药55例(59.14%)、抗感染药(包括抗结核药物)8例(8.60%)、解热镇痛药5例(5.38%),与DILI组比较,药物种类未见明显差别。(3)两组肝损伤患者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多以黄疸、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为主要症状。HBV+DILI组中有过敏史患者10例(10.75%),DILI组有15例(14.71%),两组有过敏史患者比例无差异。(4)HBV+DILI组DILI分型依次为肝细胞型82例(88.17%)、混合型10例(10.75%)和胆汁淤积型1例(1.08%),DILI组DILI分型依次为肝细胞型86例(84.31%)、胆汁淤积型9例(8.82%)和混合型7例(6.86%)。两组患者分型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以肝细胞型为主,但HBV+DILI组胆汁淤积型明显少于DILI组。(5)HBV+DILI组肝损伤严重程度分别为:轻度38例(40.86%)、中度13例(13.98%)、重度17例(18.28%)、肝衰竭21例(22.58%)、致命4例(4.30%)。DILI组:轻度52例(50.98%)、中度13例(12.75%)、重度33例(32.35%)、肝衰竭2例(1.96%)、致命2例(1.96%)。两组肝损伤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均以轻度为主,但HBV+DILI组中,肝衰竭和致命组患者明显多于DILI组。胆红素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对两组相同肝损伤严重程度患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HBV+DILI组:中度(117.49±20.61)umol/L、重度(290.02±104.49)umol/L、肝衰竭(480.36±137.16)umol/L;DILI组:中度(107.23±14.39)umol/L、重度(349.72±147.77)umol/L、肝衰竭(492.50±119.50)u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HBV DNA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BV+DILI组:最长住院时间75天,中位时间11天;DILI组:最长住院时间50天,中位时间9.5天。两组住院时间无差异。HBV+DILI组:治愈/好转为79例(85.87%),未愈/死亡为13例(14.13%);DILI组:治愈/好转为99例(97.06%),未愈/死亡为3例(2.94%)。HBV+DILI组预后较DILI组差。HBV+DILI组中,病毒高载量组中(HBV DNA≥106 IU/毫升),治愈/好转为37例(84.09%),未愈/死亡为7例(15.91%);低载量组中,治愈/好转为42例(87.50%),未愈/死亡为6例(12.50%),无统计学意义。考虑HBV+DILI组HBV DNA水平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合并慢性HBV感染的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单纯DILI比较),如下:1.发病年龄偏低,男性多于女性。2.导致肝损伤药物前3位为中药、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有过敏史患者比例与DILI组无差异。4.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混合型次之、胆汁淤积型最少。5.肝损伤严重程度更重。6.预后更差,7.HBV DNA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影响不大。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R575
【目录】:
  • 前言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16
  • 第2章 综述16-25
  • 2.1 定义16
  • 2.2 病因16-17
  • 2.3 危险因素17
  • 2.3.1 遗传因素17
  • 2.3.2 非遗传因素17
  • 2.3.3 药物因素17
  • 2.4 发病机制17-20
  • 2.4.1 直接毒性17-18
  • 2.4.2 特异性毒性18-20
  • 2.5 临床分型20-21
  • 2.5.1 根据发病机制20
  • 2.5.2 根据病程20
  • 2.5.3 根据靶细胞损伤20-21
  • 2.6 临床表现21
  • 2.7 病理21-22
  • 2.8 诊断要点22-23
  • 2.9 治疗23-24
  • 2.9.1 停药23
  • 2.9.2 一般治疗23-24
  • 2.9.3 药物治疗24
  • 2.9.4 支持治疗24
  • 2.9.5 肝移植24
  • 2.10 预后24
  • 2.11 展望24-25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25-27
  • 3.1 研究对象25
  • 3.2 诊断标准25
  • 3.3 预后25
  • 3.4 研究方法25-27
  • 第4章 结果27-37
  • 4.1 年龄27
  • 4.2 性别27-28
  • 4.3 导致肝损伤药物种类28-31
  • 4.4 临床症状31
  • 4.5 过敏史情况31-32
  • 4.6 分型32
  • 4.7 肝损伤严重程度32-34
  • 4.8 胆红素水平34
  • 4.9 住院时间34-35
  • 4.10 预后35-37
  • 第5章 讨论37-42
  • 第6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月箫;谷灿立;田中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08期

2 姚强德;;浅述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年02期

3 周钰;范一宏;吕宾;;26例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8年12期

4 黄福利;;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26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5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评估[J];河南医学研究;2009年03期

6 祖可佳;张立洁;常静;孟欣;;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7 李平;谢同柄;;13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1期

8 崔自慧;;265例药物性肝损伤探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7期

9 何晴霞;;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2期

10 白文元;刘娜;;药物性肝损伤的防范与思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雪飞;张长法;王前山;杜斌;;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3226例[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钰;范一宏;吕宾;俞林峰;;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27例临床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晓丽;虞朝辉;厉有名;;65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王晓丽;虞朝辉;厉有名;;65例重症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宋震亚;;药物性肝损伤的防范[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成伟;;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邵颖;陈海平;李敏;王惠吉;;48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周光德;赵景民;潘登;杨建法;赵雨来;张玲霞;;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光德;赵景民;张玲霞;孙艳玲;潘登;杨建法;赵雨来;;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任晓非;许建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回顾性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邢卉春;药物性肝损伤应急对策[N];健康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白毅;药物性肝损伤危害严重[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 马安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发病多[N];保健时报;2007年

4 武汉附属协和医院 童巧霞邋(副教授);药物性肝损伤知多少[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 金瑞;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五法[N];大众卫生报;2010年

6 记者 胡德荣;长期服药患者要监测肝功能[N];健康报;2012年

7 曙光医院 王灵台 教授;怎样防治药物性肝损伤[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郑杨;吃药超两种小心肝损伤[N];健康时报;2008年

9 吴一福;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上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辽宁 主任医师 王振坤;“老药罐”不会发生肝损伤吗[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云;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旭东;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研究及诊断标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邱玲;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雯雯;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4 郑艺兰;247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赵晗;腺苷受体介导的cAMP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华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因素及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姚云洁;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张华;314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风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何学学;218例行肝脏活检的急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卢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7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997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