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野计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功能评估
本文关键词:微视野计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功能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医科大学》 2015年
微视野计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功能评估
郭海霞
【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眼患者黄斑区行微视野检测,分析其功能改变规律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首先评估MAIA微视野计检测黄斑功能的敏感性及病理性近视黄斑未出现形态学改变时视功能变化规律。收集病理性近视黄斑区无特殊病变的患者35例44眼(A组),同时以年龄相匹配的中低度近视眼15例27眼(B组)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SE)、眼轴长度(AL)测量、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OCT)检测黄斑中心20°9区视网膜厚度(RT)。采用MAIA微视野计(Center Vue,Padova,Italy)检测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总)、2°、4°固视率(P1、P2)、固视稳定率。并将黄斑中心10°分5区,记录各区平均光敏感度(MS上、MS颞、MS鼻、MS下、MS中)。两组患者MS总,各分区MS,2°、4°固视率(P1、P2)变化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固视稳定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MS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2.微视野计观测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时视功能改变规律。收集病理性近视52例91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SE)、眼轴长度(AL)测量,利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OCT)和眼底镜检查以评估黄斑区病理结构改变。必要时为确诊某些黄斑疾病联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性近视无黄斑病变组(A组)和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组(B组),分别为17例22眼和38例69眼。B组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分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组、黄斑劈裂组、黄斑裂孔组和混合性病变组。采用MAIA微视野计(Center Vue,Padova,Italy)检测所有受检者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总)、2°和4°固视率(P1、P2)、固视稳定率。两组患者BCVA、MS总,2°、4°固视率(P1、P2)变化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MS及中心固视率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BCVA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上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本研究第一部分中A组与B组相比,除下方(MS下)(t=-1.400,P=0.166)外,黄斑中心10°平均光敏感度(MS总),各分区平均光敏感度(MS上、MS颞、MS鼻、MS中)均下降(t=-2.413、-2.689、-2.063、-2.731、-2.018,P=0.019、0.009、0.043、0.008、0.048);两组2°、4°固视率、固视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0、-1.947,P=0.086、0.056,χ2=1.042,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整体光敏感度下降,无论是总体受检的屈光不正患者还是病理性近视人群(r=-0.457,P=0.000 r=-0.594,P=0.000);病理性近视眼MS总与SE有显著相关性(r=0.329,P=0.029);黄斑中心10°部分区域存在着随视网膜厚度下降光敏感度的下降(r上=0.420,P=0.019;r下=0.365,p=0.020;r鼻=0.381,p=0.013)。2.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对两组患者MS、P1、P2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MS分别为(23.01±2.60,18.69±5.76)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8,P=0.000),两组P1分别为(79.32±25.32,69.38±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9,P=0.028);P2分别为(92.45±12.73,89.11±1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056;P=0.345);黄斑病变各亚组间M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65,P0.05),各亚组间P1、P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8、13.365,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S与年龄、SE、AL、BCVA、P1均有相关性(r=-0.373,-0.333,-0.452,0.644,0.414,P=0.000,0.001,0.000,0.000,0.000);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患者P1和P2均与BCVA有显著正相关(r=-0.452、0.404,P=0.000、0.00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病理性近视患者BCVA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MS是BCVA的唯一预测因子,无论是总体受检者还是并发黄斑病变者(R2=0.458,F=9.916,P=0.000;R2=0.471,F=7.275,P=0.000);结论:1.病理性近视眼无黄斑病变时黄斑区整体平均光敏感度已下降,病理性近视眼黄斑区的功能改变呈现区域性差异。2.微视野计在黄斑功能的检测方面具有敏感性。但其检测指标平均光敏感度(MS)受到屈光度和年龄的影响,在今后其他黄斑疾病评估中应当予以重视。3.病理性近视继发黄斑病变对视功能损伤较大,其中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近视性CNV属于近视性黄斑病变中对视功能损伤较严重的,黄斑劈裂在近视性黄斑病变中属于视功能损伤较轻者。4.病理性近视无黄斑病变时固视稳定性、中心固视率可基本保持稳定;合并黄斑病变的患者固视稳定性下降,其中黄斑裂孔病变者和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者固视功能受损严重,固视不稳定且偏离中心凹病变区域。5.本研究检测到的指标中,MS是唯一对BCVA有预测性作用的指标。因此,MS对病理性近视低视力患者视觉重塑训练后BCVA能达到多大程度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8.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兴武,葛坚,陈晓莲,聂昊辉,黄娟;猴光学离焦性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形态及超微结构比较[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博宇;王超英;安慧琴;马景学;陈维毅;郝岚;刘迎庆;;早期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孙新成;游逸安;林琳;方春庭;俞振飞;;高度近视眼黄斑体积的分区测定[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1期
3 马英慧;刘刚;付笑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晚期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年19期
4 朱金燕;容维宁;刘雅妮;盛迅伦;;宁夏地区320例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9期
5 Xuan Liao;Xu-Bo Yang;Meng Liao;Chang-Jun Lan;Long-Qian Liu;;Association between lumican gene-1554 T/C polymorphism and high myopia in Asian population: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3年05期
6 吴彩云;张文芳;陶明;张婧;周然;;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和FFA形态学分类的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3期
7 刘彦江;张月;亢泽峰;田楠楠;张庆;李满;侯静梅;高娜;沈志华;;加减驻景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2期
8 叶卫兵;朱厚伟;陈嵘;;浙江省中小学学生视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8期
9 Tai-Xiang Liu;Xin Luo;Yu-Wei Gu;Bin Yang;Zheng Wang;;Correlation of discoloration an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porcine sclera induced by genip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年04期
10 Lin Zhou;Yi-Qiao Xing;Tuo Li;Yin Li;Xiu-Sheng Song;Jia-Zhang Li;;Meta-analysis of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fter treatment for 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2 王青;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实验性近视后巩膜重塑中的作用以及高度近视相关临床治疗观察[D];青岛大学;2011年
3 邓志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调控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王洁月;DAT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色素上皮bFGF表达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蒋晶晶;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在小鼠近视眼形成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博宇;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变化及其与色素上皮细胞和部分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黄海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构及功能损害一致性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莹;甘油醛后巩膜交联治疗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杨青华;高度近视眼眼球结构参数的演变及其生物测量的准确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宋爱萍;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荔;晚期青光眼视野损害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结构改变特征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湘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晓冲;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高阳;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5 欧玉仑;郴州市城区青少年视力状况调查及分析[D];南华大学;2013年
6 芦颖;硅油填充对高度近视前房结构及眼压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7 吴彩云;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形态学分类及其影响因素[D];兰州大学;2014年
8 高国朋;《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裴晨璐;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近视筛查方法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0 陈蓉;MMP2及COL9A2基因与400例汉族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丽娜,Joles Schuman,Nan Wang;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组织形态学检测猴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比较[J];中华眼科杂志;2001年03期
2 钟兴武,葛坚,聂昊辉,黄娟,刘念;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性光学离焦对幼猴正视化影响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林;吴晋晖;;病理性近视遗传学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7期
2 王幼生,,关国华;病理性近视的治疗时机[J];眼科新进展;1996年02期
3 王春燕,艾育德;病理性近视病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于志强,付朝伟,沈福民,褚仁远;病理性近视的家系研究[J];遗传学报;2005年02期
5 于志强;黄传新;申宗侯;黄薇;胡诞宁;褚仁远;;病理性近视的基因位点筛查[J];眼科研究;2006年04期
6 刘影;樊莹;;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8年01期
7 徐建云;高晓伟;管怀进;;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造影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常晋霞;马誓;刘文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性近视家系基因定位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7期
9 周希彬;黄一飞;;后巩膜加固治疗病理性近视新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关国华;黄仲委;余扬桂;李志英;;病理性近视之遗传因素及其与眼部损害之关系[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安全;王勤美;郑斌;姜君;;病理性近视矫治的临床研究[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丁丁;常静霞;马誓;杨季云;杨洋;张本;鲁方;刘小琦;林英;杨正林;;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性近视家系的基因位点筛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3 樊莹;魏璐;俞素勤;吴颖;张皙;;病理性近视患者微视野临床观察[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薛安全;王勤美;王树林;常枫;孙长;;病理性近视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刘卫;张勇进;徐格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病理性近视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夏信昌;王玉;张绍光;刘健;盛艳娟;张华;;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初步报告[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向群;许建芳;;人工心包补片后巩膜植入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围术期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薛安全;李红霞;;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勇进;刘卫;徐格致;王文吉;黎蕾;高巧云;沈颖;;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勇进;刘卫;徐格致;王文吉;黎蕾;高巧云;沈颖;;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燕;[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 张明亮;[N];大众卫生报;2014年
3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志强;病理性近视的家系研究和基因的初步定位[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霞;微视野计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功能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杨;北方汉族单纯性病理近视患者血中LAMA1基因的异常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丽娜;人眼巩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与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史楠;病理性近视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5 吉蕾蕾;改良型Snyder-Thompson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远期临床观察[D];复旦大学;2009年
6 黄立;LAMA1基因与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7 洪楠;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一例ICL术后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2年
8 朱廷准;Lumican和Decorin基因与单纯性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禹;病理性近视CNV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其OCT形态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蓉;MMP2及COL9A2基因与400例汉族病理性近视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微视野计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的功能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