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激光扫描眼镜检测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04 03:26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激光扫描眼镜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117眼),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住院患者62例(115眼)。采用欧堡Daytona激光扫描检眼镜行免散瞳视网膜血管照相。分析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直径(CRAE)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评价缺血性脑卒的诊断效能;比较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评估指标(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CRAE)与其各个指标单独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HDL、LDL、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CRA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年龄及酗酒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点图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r2=0.011)及CRAE(r...
【文章来源】:浙江医学. 2020,42(2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NIHSS评分与视网膜动脉硬化评估指标的相关性(a:CRAE与NIHSS评分的散点图;b: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NIHSS评分的散点图;NIHSS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CRAE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直径)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更明显,表明视网膜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联系。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CRAE的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通过欧堡Daytona观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及视网膜动脉总体硬化程度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在人群中通过快速、无创、廉价的方法筛查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
另外,绘制ROC曲线评估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CRAE及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联合CRAE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AUC(95%CI)分别为0.567(95%CI:0.494~0.641)、0.597(95%CI:0.524~0.670)、0.774(95%CI:0.715~0.832)及0.897(95%CI:0.859~0.935),最佳参数值分别为1.50(灵敏度0.923,特异度0.191)、10.50(灵敏度0.735,特异度0.435)、10.08(灵敏度0.730,特异度0.692)及0.04(灵敏度0.709,特异度0.913),发现除了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不高,其余参数都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CRAE)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最高(0.897比0.774,0.897比0.597)。因此,采用整个眼底的动脉硬化表现比局部眼底硬化表现,联合各个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比其各个单独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更具临床效力。但本研究缺少纵向随访研究,还需进一步加以证实。缺血性脑卒中面临预后不理想的问题,且患者起病急、病情恶化速度快,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目前多见的诊断技术包括CT平扫、核磁共振、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等。CT平扫于对细微病变的捕捉能力较差,核磁共振、CTA价格昂贵,经颅多普勒超声无法有效鉴别合并先天性血管畸形、移位、迂曲的被检者。而通过欧堡Daytona观测视网膜动脉硬化的改变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无创性、廉价、安全有效等优势,可以快速筛查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相比以往研究,本研究更着重于观察眼底动脉的整体改变、联合了各个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评价缺血性脑卒中,且获取的眼底照片清晰度高、观察范围广。当然,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与其他大多数为前瞻性的研究相比,存在一些不足:未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未比较欧堡Daytona与普通眼底照相机的研究结果差异;实验数据基本上都是人工手动测量或评估后获取的,与其他通过半自动化计算机获取的研究相比主观性偏强,误差会偏大。
本文编号:3320907
【文章来源】:浙江医学. 2020,42(2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NIHSS评分与视网膜动脉硬化评估指标的相关性(a:CRAE与NIHSS评分的散点图;b: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NIHSS评分的散点图;NIHSS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CRAE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直径)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更明显,表明视网膜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联系。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CRAE的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通过欧堡Daytona观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及视网膜动脉总体硬化程度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在人群中通过快速、无创、廉价的方法筛查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
另外,绘制ROC曲线评估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CRAE及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联合CRAE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AUC(95%CI)分别为0.567(95%CI:0.494~0.641)、0.597(95%CI:0.524~0.670)、0.774(95%CI:0.715~0.832)及0.897(95%CI:0.859~0.935),最佳参数值分别为1.50(灵敏度0.923,特异度0.191)、10.50(灵敏度0.735,特异度0.435)、10.08(灵敏度0.730,特异度0.692)及0.04(灵敏度0.709,特异度0.913),发现除了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不高,其余参数都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CRAE)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最高(0.897比0.774,0.897比0.597)。因此,采用整个眼底的动脉硬化表现比局部眼底硬化表现,联合各个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比其各个单独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更具临床效力。但本研究缺少纵向随访研究,还需进一步加以证实。缺血性脑卒中面临预后不理想的问题,且患者起病急、病情恶化速度快,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目前多见的诊断技术包括CT平扫、核磁共振、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等。CT平扫于对细微病变的捕捉能力较差,核磁共振、CTA价格昂贵,经颅多普勒超声无法有效鉴别合并先天性血管畸形、移位、迂曲的被检者。而通过欧堡Daytona观测视网膜动脉硬化的改变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无创性、廉价、安全有效等优势,可以快速筛查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相比以往研究,本研究更着重于观察眼底动脉的整体改变、联合了各个视网膜动脉硬化指标评价缺血性脑卒中,且获取的眼底照片清晰度高、观察范围广。当然,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与其他大多数为前瞻性的研究相比,存在一些不足:未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未比较欧堡Daytona与普通眼底照相机的研究结果差异;实验数据基本上都是人工手动测量或评估后获取的,与其他通过半自动化计算机获取的研究相比主观性偏强,误差会偏大。
本文编号:3320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3209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