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界膜剥除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5 02:11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研究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与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文献资料,从而评估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与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与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DME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改善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的影响。【结果】经过系统性文...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献检索流程图
因此可以与其他五篇非 RCT 文章一起进行 meta 分析。六篇文献的五篇不是 RCT,因此需要评估选择偏移和混杂因子。我们分析选择移和混杂因子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些研究都对患者平均年龄、术前屈光状态、术有无玻璃体后脱离(PVD)、术前有无接受过黄斑激光治疗、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等客观资料进行详细的评估衡量。6 篇文献的结果数据均完整,对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 组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 )组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进meta 分析(图 8、图 18),可见两组之间的术前视力差异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因此不存在选择报告偏倚。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较高,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示无明显发表偏倚。(图 2)
将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术后六个月(5 篇文献)及术后十二个月(4 篇文献)患者视力分别与术前视力的进行比较,将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改变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采集,术后六个月的视力数据分析显示:文献组间无显著异质性(P=0. 34,I2 =12%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示: 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与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于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4,95% CI:0. 00 ~ 0. 08,P=0. 05),见图 11;术后十二个月的数据分析显示:文献组间无显著异质性(P=0. 22,I2 = 32%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示: 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与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于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3,95% CI:-0.02~ 0. 07,P=0. 22>0.05),见图 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对比观察[J]. 王泓,张平,陈凤娥,邱庆华,孙涛.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4 (04)
[2]糖尿病视网膜表面膜细胞成分的研[J]. 辛晓蓉,巩天祥. 眼科新进展. 2013(04)
本文编号:3343632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献检索流程图
因此可以与其他五篇非 RCT 文章一起进行 meta 分析。六篇文献的五篇不是 RCT,因此需要评估选择偏移和混杂因子。我们分析选择移和混杂因子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些研究都对患者平均年龄、术前屈光状态、术有无玻璃体后脱离(PVD)、术前有无接受过黄斑激光治疗、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等客观资料进行详细的评估衡量。6 篇文献的结果数据均完整,对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 组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 )组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进meta 分析(图 8、图 18),可见两组之间的术前视力差异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因此不存在选择报告偏倚。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较高,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示无明显发表偏倚。(图 2)
将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术后六个月(5 篇文献)及术后十二个月(4 篇文献)患者视力分别与术前视力的进行比较,将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改变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采集,术后六个月的视力数据分析显示:文献组间无显著异质性(P=0. 34,I2 =12%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示: 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与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于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4,95% CI:0. 00 ~ 0. 08,P=0. 05),见图 11;术后十二个月的数据分析显示:文献组间无显著异质性(P=0. 22,I2 = 32%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示: 单纯玻璃体切除(PPV)组与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ILMP)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于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3,95% CI:-0.02~ 0. 07,P=0. 22>0.05),见图 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对比观察[J]. 王泓,张平,陈凤娥,邱庆华,孙涛.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4 (04)
[2]糖尿病视网膜表面膜细胞成分的研[J]. 辛晓蓉,巩天祥. 眼科新进展. 2013(04)
本文编号:3343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3436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