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色素痣1例
发布时间:2021-09-24 03:35
<正>患者男性,72岁。因双眼干涩1年就诊于我院。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视力:右眼0.4,左眼0.3。除干眼相关检查外,在行常规眼底检查时发现右眼黄斑区视网膜色调不均,其下约1.5 PD大小暗黑色扁平的类圆形斑块、边界清晰(图1)。B型超声检查未见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实性病灶及强回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arphy,FFA)检查见黄斑区在各期呈边界清晰遮蔽荧光,
【文章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20,28(05)
【文章页数】:1 页
【部分图文】:
右眼航班约2PD大小淡黑色扁平斑块
讨论:脉络膜色素痣在临床中少见,根据游启生等研究,脉络膜色素痣的患病率为2.9%[1]。但因其对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没有破坏作用,一般不影响视力,只是偶尔在行眼底检查中发现,本例通过眼底照相,结合眼底血管造影和OCT显示此病的特征性表现。脉络膜色素痣主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先天性肥大、陈旧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鉴别。图3 右眼OCT表现为色素上皮轻度隆起,其下方小的浆液性暗区,色素上皮向上呈轻度的穹顶样凸起,其下方脉络膜血管遮蔽
图2 FFA和ICGA晚期:FFA表现为视网膜下淡的遮蔽脉络膜的荧光,7点位点状稍高的荧光;ICGA表现为弱的遮蔽荧光,边界清晰视网膜色素上皮先天性肥大,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种圆形的淡黑色病灶,无隆起,边界清晰。FFA表现各期均为边界清晰的遮蔽荧光,表面视网膜血管正常。ICGA表现为病灶下方的脉络膜走行正常,没有染料渗漏,晚期病灶周围边界清晰;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灰黄色或灰黑色隆起的肿块。FFA检查,造影早期,肿瘤处无荧光,动静脉期有的肿瘤血管和视网膜血管同时显影,呈双循环现象,晚期呈现高低荧光混杂的斑驳状荧光。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肿瘤血管的随机分布性;较大血管旁有不规则的细小分支;肿瘤血管壁染色;肿瘤血管呈斑驳状不规则染料渗漏[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脉络膜色素痣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北京眼病研究[J]. 游启生,徐亮,李建军,王亚星. 眼科. 2008(04)
本文编号:3407015
【文章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20,28(05)
【文章页数】:1 页
【部分图文】:
右眼航班约2PD大小淡黑色扁平斑块
讨论:脉络膜色素痣在临床中少见,根据游启生等研究,脉络膜色素痣的患病率为2.9%[1]。但因其对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没有破坏作用,一般不影响视力,只是偶尔在行眼底检查中发现,本例通过眼底照相,结合眼底血管造影和OCT显示此病的特征性表现。脉络膜色素痣主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先天性肥大、陈旧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鉴别。图3 右眼OCT表现为色素上皮轻度隆起,其下方小的浆液性暗区,色素上皮向上呈轻度的穹顶样凸起,其下方脉络膜血管遮蔽
图2 FFA和ICGA晚期:FFA表现为视网膜下淡的遮蔽脉络膜的荧光,7点位点状稍高的荧光;ICGA表现为弱的遮蔽荧光,边界清晰视网膜色素上皮先天性肥大,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种圆形的淡黑色病灶,无隆起,边界清晰。FFA表现各期均为边界清晰的遮蔽荧光,表面视网膜血管正常。ICGA表现为病灶下方的脉络膜走行正常,没有染料渗漏,晚期病灶周围边界清晰;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灰黄色或灰黑色隆起的肿块。FFA检查,造影早期,肿瘤处无荧光,动静脉期有的肿瘤血管和视网膜血管同时显影,呈双循环现象,晚期呈现高低荧光混杂的斑驳状荧光。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肿瘤血管的随机分布性;较大血管旁有不规则的细小分支;肿瘤血管壁染色;肿瘤血管呈斑驳状不规则染料渗漏[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脉络膜色素痣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北京眼病研究[J]. 游启生,徐亮,李建军,王亚星. 眼科. 2008(04)
本文编号:3407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4070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