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03 21:30

  本文关键词: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超声能量 角膜散光 并发症


【摘要】:目的:应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平台,通过比较1.8mm与2.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反应、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 SIA)、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术中超声能量的应用;同时将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应用在前后节联合手术中,观察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微创手术在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联合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1.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2.8mm标准切口效果比较: 连续性观察分析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Stellaris(BauschLomb)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按照患者所选IOL不同类型将手术眼分成1.8mm微切口组和2.8mm标准切口组,分别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HOYA,NY-60)17例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BauschLomb,ADAPT-AO)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月记录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前房炎性细胞、眼压、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地形图,术中记录超声能量参数(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time, EPT、Average power time,APT),对手术前后的视力、前房炎性细胞、眼压、角膜散光、SI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超声能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9例(59眼),术前血糖控制良好且稳定,术中采用前后节联合手术的患者。按照超声乳化手术透明角膜切口不同分成标准切口组(3.0mm)和微切口组(2.2mm)两组。观察两组术中前房深度、后囊膜情况,比较术后视力,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粘连、黄斑水肿、出血、高眼压、视网膜脱离、后囊膜混浊、切口渗漏等并发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视力:两组术后1天、1周、1月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前房炎性细胞:微切口组和标准切口组术后前房炎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眼压:微切口组和标准切口组间术前及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不同程度较术前下降。 1.4角膜散光变化:两组术后1天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加;1.8mm微切口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角膜散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mm标准切口组术前与术后1天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P=0.019),而术前与术后1周及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手术源性散光: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两组术后1天、1周S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1.8mm微切口组为(0.36±0.31)D,2.8mm标准切口组为(0.61±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1.6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两组术后1周、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mm微切口组在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mm标准切口组术前与术后1周、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7术中超声能量:两组术中超声能量参数EPT、A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APT为29.72±15.61秒,,标准切口组APT为22.47±15.36秒, 1.8mm微切口组术中所用超声乳化时间相对长一些。晶状体核硬度与EPT的相关因素分析,晶状体核硬度与EPT呈正相关(r=0.429,P=0.008)。 2.1视力:两组术后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切口组术后矫正视力恢复增加两行以上者为18例(62.1%),矫正提高在两行以内者8例(27.6%),其中有3例(10.3%)患者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下降;微切口组术后矫正视力提高在两行以上者20例(66.7%),两行以内者6例(20.0%),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者4例(13.3%)。 2.2术后并发症:标准切口组术后前房有纤维素样渗出者9例(31.0%),黄斑水肿者3例(10.3%),虹膜后粘连6例(20.7%),玻璃体出血1(3.4%),高眼压1例(3.4%),视网膜脱离1例(3.4%),后囊膜混浊1例(3.4%),角膜切口渗漏4例(13.8%);微切口组术后前房有纤维素样渗出有5例(16.7%),黄斑水肿者2(6.7%),虹膜后粘连3例(10.0%),玻璃体出血1(3.3%),高眼压2例(6.7%),视网膜脱离发生1例(3.3%),后囊膜混浊1例(3.3%),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在短时间内恢复快,对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影响较小,引起手术源性散光较小,此方法安全、有效。 2.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联合手术中可以很好维持前房深度,切口不易发生渗漏;联合手术减少了再次手术次数和治疗费用。
【关键词】: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超声能量 角膜散光 并发症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9.66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3
  • 文献回顾13-18
  • 第一部分 1.8 mm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标准切口效果比较18-29
  • 1 资料18-20
  • 2 方法20-21
  • 3 结果21-26
  • 4 讨论26-29
  • 第二部分 2.2mm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应用29-38
  • 1 资料29-30
  • 2 方法30-32
  • 3 结果32-34
  • 4 讨论34-38
  • 小结38-39
  • 参考文献39-44
  • 附录44-49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丽萍;盛耀华;王于蓝;叶向_g;;白内障人群的角膜散光分布[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616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616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