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残余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20 02:03

  本文关键词: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残余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外斜视 手术 儿童


【摘要】:[研究背景]目前对于外斜视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融合训练及负球镜治疗。对于戴镜治疗2周以上或融合训练1月后外斜视的斜视度仍大于12PD,或者根据分级判断外斜视的控制能力的级别较高时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不仅能改善患者眼位,而且能促进患者的双侧单视功能的恢复;但是对于儿童外斜视,其复发率较高,通常在3年以内无外斜视的复发,才有可能长期保持眼位的稳定。若外斜视复发,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二次手术的主要方式是同侧眼内直肌截除术、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截除术、同侧眼外直肌再后徙术及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有文献报道,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不仅可以矫正眼位,降低手术损伤,减少麻醉时间,而且对于小度数的外斜视的远期效果良好;并有相关研究表明7,9,单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外直肌后徙术在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成功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了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和残余性外斜视的手术成功率及眼位漂移是否存在差异,回顾性分析了单眼外直肌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残余性外斜视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比较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儿童残余性外斜视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及“残余性外斜视”并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的连续性病例。纳入标准为(1)无弱视(定义为双侧分别注视视力表,两眼的视力相差不到2行);(2)无屈光参差(定义为双侧存在大于2.5D的屈光度差异或者右眼或左眼存在大于+6D等效球镜的高度远视或近视);(3)无A、V症,且无合并斜肌手术史;(4)无限制性或麻痹性斜视;(5)外斜视度数为12PD~25PD:(6)术前及术后均行交替遮盖法测量第一眼位及第二眼位的斜视度、Worth四点等检查、Randot近立体视敏度的测定;(7)术后最少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并且本研究排除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即为看远或看近的斜视度相差10PD以上)。共45例,分为间歇性外斜视组与残余性外斜视组2组。间歇性外斜视组27例,残余性外斜视组17例。其中在残余性外斜视组的患儿首次手术中,11例患儿行对侧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及7例患儿行对侧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成功率标准为第一眼位的斜视度位于(-10-+10)。采用SPSS软件t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患儿对其手术年龄、性别、视力、屈光度、术前看远及看近斜视度、术前立体视、术后斜视度及术后随访时间进行对照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2组的患儿手术年龄、性别、视力、屈光度、术前看远及看近斜视度、术前立体视及术前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74,p=0.86,p=0.97,p=0.85,p=0.74,p=0.06,p=0.06,p=0.70,p=0.2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13月,术后间歇性外斜视组成功率为74.1%,残余性外斜视组成功率为77.8%,两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6周,3月,6月及最后随访时间时的斜视度,两组斜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侧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是治疗20-25PD的残余性外斜视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外斜视 手术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7.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4
  • 资料与方法14-18
  • 1.1 研究对象14
  • 1.2 检查方法14-16
  • 1.3 手术16-17
  • 1.4 术后17
  • 1.5 手术成功率标准17
  • 1.6 统计学处理17-18
  • 结果18-20
  • 讨论20-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38
  • 参考文献35-38
  • 附表38-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3-4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树锋;王建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12期

2 耿星;赵淑静;王利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远期眼位及外斜漂移[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崇飞;两种术式在治疗3-11岁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临床效果[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马翔;单侧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比较[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4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704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