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基于3G网络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

发布时间:2020-03-26 21:24
【摘要】:伴随社会发展逐年加速,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加强,对医学工作、能力要求逐年提高。由于我国各地人口总量和经济很不均衡,大量人口在欠缺医学资源,不够发达的边远区域。由于大批人员的健康需求无法在本地区内得到满足,许多患者为获取更高水平医学服务,往往离开本地区,转到经济发展程度更好地区内大型医院,结果三甲等高水平医院往往病患过多,床位十分紧张,到医院看诊变得更加困难。部分身患需要长期疗养的慢性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住院接受医学看护。此类患者为得到更高水平治疗,往往需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住院,因此不得不承担高昂的路费、住院费用,还给家庭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远程医疗技术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平台,人们便能够在家接受身体检查,监控生理特征,享受专家诊疗。“远程医疗”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和医学充分融合的当代新生事物,是服务于医学的新工具,而非本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分支,为患者诊疗提供更大便利。这一全新医疗手段的产生是医学、生物学、信息科技、通讯科技等诸多学科的充分融合,是利用计算机为关键技术,集汇整、处理、传输、分析数据为一体的新型诊疗方法。本文以“远程医疗”为核心,详细介绍这一概念实现的过程:利用传感设备收集患者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输给医生,进而完成远程监控在家中休养病患,实施治疗的目标。故此本文核心内容在于采集病患的基础信号,以及设计监护系统和系统使用和调试。所以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以3G网络为基础构建的为国民提供住家式健康检测服务的系统,总体而言,本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一为安装入户的终端生理监护系统,二为医院内的服务站。设计本系统在硬件方面的基本原则是:更小规模、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更高精度等。而在安装入户的终端胜利监护软件系统方面,其基本设计原则是:更可靠、易于扩展——以便后期能够进一步扩展,实现更多新功能。安装入户的终端及监护设备主要可以采集三类数据——采集患者心电数据、血氧含量数据、血压数据以及呼吸数据。每一项数据均由专门功能模块采集,出功能模块之外,设备内还装配有硬件(嵌入式)和网络(3G)模块。患者运用本设备,在家就能够采集自身生理特征数据;接着,设施会将数据通过网络途径(有线或无线)远程传送至医院内工作站中;最后医生收到数据之后,会进行分析研判,并为病患提供医学指导。具体而言,本课题主要完成下述工作:1.设计能够采集病患多种生理特征数据的硬件设施和程序模块:实现对患者血压、血氧、呼吸、心电等数据采集;2.设计系统平台,实现对设备应用控制,主要内容是选择网卡设备、驱动(ADC)设备和平台软件编程设计;3.设计医生使用终端工作站程序,并与监护设备连通调试,实现本系统的设计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05;TP274;TN92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强,朱新坚,曹广益;微型无线收发器在中央监护系统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03年10期

2 石小波,汪金刚,何为,杨永明;遥测心肺功能监护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10期

3 姬风庆;董爱华;杨艺;;基于蓝牙技术构建无线中央监护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06期

4 林敏;;浅谈便携式医学监护系统[J];仪表技术;2009年11期

5 王坚强;朱彤;李成毅;;移动急救监护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1年08期

6 伊实;;心律失常——异常心搏监护系统(摘译)[J];医疗器械;1979年04期

7 吕维雪;;病人自动监护系统(1)[J];医疗器械;1980年02期

8 徐凤;;谈谈减少星级一号监护系统人工伪差的体会[J];护理学杂志;1990年03期

9 曾林;;论监护系统的供配电问题[J];医疗装备;1991年05期

10 周智毅;;进口心电监护仪讯息[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菊梅;吴效明;;基于穿戴式检测技术的社区数字监护系统的设计[A];2008年医疗仪器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钱朋安;葛运建;;一种人体体温自动检测监护系统的设计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赵金城;徐圣普;王跃华;边自鹏;胡宏波;崔云莉;周炜;林淑娟;;中央监护系统的研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周玉彬;成奇明;吴锋;俞海;;远程实时监护系统的研制和应用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云洽;郭钊杰;杜律;;基于WSN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张寿广;桑田文;张睿;;毫米波Doppler传感器在心脏监护系统中的应用[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7 周玉彬;成奇明;吴锋;俞海;;基于广域网远程实时监护系统的研制[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弭强;张金玲;吕英华;朱琳;;基于ZigBee的监护系统设计及其电磁兼容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杨静;;多参数网络监护系统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魏越;王金海;;基于WiFi的多生理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海;中央监护系统[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记者 曹波 通讯员 许政;南京110引入“关爱通”监护系统[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华欣;重庆:移动心脏监护系统通过注册鉴定[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许政;“关爱通”:寻找老人孩子不再“大海捞针”[N];人民公安报;2010年

5 杨斌;山东移动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统显身手[N];人民邮电;2006年

6 晓亮;协助推进心理教育[N];苏州日报;2007年

7 成都 向昆;DW-301医用无线输液监护系统[N];电子报;2011年



本文编号:2601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01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