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22:52
【摘要】:本次研究参考了国内、外问诊能力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访谈法、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慎重选取资深护理专家进行专家问卷的咨询调查,研制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下,护理本科生在问诊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及具体内涵,探讨护理本科生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采用多种方法构建出一套能客观准确的对护理问诊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学校和医院考评学生问诊能力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 成立课题协调小组,反复讨论专家入选标准,严格选择专家,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专家代表性、科学性以及权威性等多方面因素。参与三轮咨询的护理专家人数分别为31名、25名、25名,其中包括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等多个领域的资深护理专家。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理论分析、访谈等方法,探讨构建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所选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对初建的指标体系的条目、内容、指标等级和权重进行咨询,应用Excel2003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咨询和论证,依据咨询结果确定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结果 1.根据专家选择条件确立专家组,对专家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专业相关性、年龄结构层次、职称学历等),,同时对专家组权威程度的进行定量分析(专家权威系数为0.801),结果显示专家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权威性。 2.三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0.65%、100%、100%,有效率为100%、100%、100%。三轮专家咨询中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40%(10/25)、20%(5/25)、4%(l/25)。 3.三轮咨询后,100%专家(n=25)认可3项指标作为一级指标,专家组对一级指标权重值的意见协调集中:变异系数范围0-15.2%,协调系数经显著性检验P0.001。 4.三轮咨询后,全部专家(n=25)认可8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专家组对二级指标权重值的意见协调集中:变异系数范围0-6.07%,协调系数经显著性检验P0.001。依据三轮专家修订意见,确立二级指标及权重。 5.三轮专家咨询后,全部专家(n=25)认可41项指标作为三级指标,专家对三级指标权重值的意见协调集中:变异系数范围0-12.99%,协调系数经显著性检验P0.001。依据三轮专家修订意见,确立三级指标及权重。 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经过专家论证,初步构建了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构建包括3项一级指标即:问诊过程、沟通能力和终末质量,8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及相应权重的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的咨询结果,我们从专家积极性、协调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可知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以为我国护理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2.本次构建的本科生护理问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考察护理本科生的护理问诊能力。它的研制结合了功能性健康形态评估模式,考虑了全球医学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征,新建指标将职业形象与职业态度、沟通能力、职业道德、个体心理素质、人文关怀与评判性思维意识与问诊能力评价有机的融为了一体。力求使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分布符合全球范围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及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使其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完成对其的评价、修改和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7-4
本文编号:2695518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珊;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2 李春玉,李明今,金鹤万,金灿,金河岩;中韩护理本科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9期
3 刘佩珍;;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4 刘晓红,何仲;德尔菲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5年01期
5 王斌全;郑洁;金瑞华;商临萍;马玉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实施及评价[J];护理研究;2007年30期
6 李桃;朱丹;;构建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J];护理研究;2006年26期
7 辛涛;李雪燕;;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王秀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深化临床教学改革[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02期
9 刘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3期
10 吉雅玲;;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现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亚红;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郭红霞;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瑞霞;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5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9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