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掌握情况调查和培训效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97.32
【图文】:
指示项目 A 组(n=41) B 组(n=40) C 组(n=45) F 值 P 均按压频率(次/分) 122.07±9.86 121.55±10.46 110.31±6.56bc23.446 <0均按压深度(cm) 4.30±1.04 4.09±5.09 5.37±0.27bc27.209 <0留次数(次) 33.22±4.61 31.53±6.12 18.13±5.13bc105.128 <0断时间(s) 44.62±3.41 44.69±3.49 44.75±3.45 0.015 0.9均通气量(ml) 723.2±138.07ab626.25±89.66 600.98±85.41 15.416 <0注:A 组与 B 组相比,aP<0.05;A 组与 C 组相比,bP<0.05,B 组与 C 组相比,cP<0.052.5 相关性分析Pe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呈负相关(r=-0.799,p<0.01),按压频率与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8.873,p<0.01)。这表明按压频率越快按压深度越浅,胸廓回弹越不充分。(图 1,图 2)
指示项目 A 组(n=41) B 组(n=40) C 组(n=45) F 值 P 均按压频率(次/分) 122.07±9.86 121.55±10.46 110.31±6.56bc23.446 <0均按压深度(cm) 4.30±1.04 4.09±5.09 5.37±0.27bc27.209 <0留次数(次) 33.22±4.61 31.53±6.12 18.13±5.13bc105.128 <0断时间(s) 44.62±3.41 44.69±3.49 44.75±3.45 0.015 0.9均通气量(ml) 723.2±138.07ab626.25±89.66 600.98±85.41 15.416 <0注:A 组与 B 组相比,aP<0.05;A 组与 C 组相比,bP<0.05,B 组与 C 组相比,cP<0.052.5 相关性分析Pe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呈负相关(r=-0.799,p<0.01),按压频率与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8.873,p<0.01)。这表明按压频率越快按压深度越浅,胸廓回弹越不充分。(图 1,图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艳艳;龙春萍;;新护士岗前培训心肺复苏术的实践和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4期
2 范丽娟;;浅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A4期
3 闵红叶;陈胜;李宏;施金娥;王爱芳;章佩芳;杨艳喜;卢群;;上海在校生对心肺复苏术认知和态度的问卷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8年11期
4 张力;;心肺复苏术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8年11期
5 江一同;;学习CPR的推动力[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7年09期
6 李青山;;心肺复苏术的患者易致肋骨骨折[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3年03期
7 邓兆露;;心肺复苏术后亚低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07期
8 李白玉;;院外运用心肺复苏术成功救治心脏骤停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28期
9 蔡少莲;杜娟;陈兴强;;成人心肺复苏术说课设计[J];全科护理;2016年03期
10 郭俊;;《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兴民;;转运中心肺复苏术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姜正伟;闫波;刘文海;;急诊早期开胸心肺复苏术22例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卫红;欧阳红莲;邓林娜;;雷电击伤心肺复苏术后1例护理体会[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赖军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高瑞;李永孝;费成林;;向社会普及现场心肺复苏术的体会(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李巧莲;;加用腹部挤压的心肺复苏术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陈晓松;;古代心肺复苏术应用发展史略[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8 钱素云;;小儿心肺复苏术[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圳英;;普及初级心肺复苏术的必要性[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纪婷;;心肺复苏术后脑梗死一例分析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崔艳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84.0%受访者无法独立完成“徒手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N];中国青年报;2016年
2 司马;心肺复苏术(CPR)[N];保健时报;2005年
3 本报通讯员 贾春颖邋杨舒玲;猝死患者的生机——心肺复苏术[N];科技日报;2007年
4 曹林;医生“跪地”救人不必加道德光环[N];中国青年报;2017年
5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120院前急救科主任 孟宪芝;心肺复苏术2005版国际指南浅释[N];秦皇岛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吴雪君 本报通讯员 陈卓斌;“让学生在关键时刻能够学以致用”[N];工人日报;2019年
7 罗志华;现场急救“豪华阵容”不应是奢求[N];工人日报;2019年
8 本版编辑邋记者 黎蘅 伍仞 实习生 梁臻珍 通讯员 刘丹 刘进兴;广州120慢欧美国家10分钟[N];广州日报;2007年
9 ;癌症:危崖上的生命体验[N];健康报;2011年
10 王有国 (主任医师);国内CPR亟待普及[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凡山;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大鼠及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欢;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掌握情况调查和培训效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亚亭;心肺复苏术后不同预后的患者动静脉血气变化的对比分析[D];延安大学;2018年
3 卢凝;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高铁血红蛋白水平的回顾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刘春兰;心肺复苏术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7年
5 曾琳娜;乌司他丁联合亚低温对心肺复苏术后大鼠的脑保护[D];中南大学;2013年
6 魏晓存;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2年
7 彭明琦;南京某儿童医院急诊患儿的疾病谱和转归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姚长浩;重症医学科患者低磷血症的临床调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夏哲远;护理从业人员院外实施心肺复苏术行为意愿的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5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4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