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15:13
【摘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护生短期内沟通能力的提高。 研究方法 1.以实习护生341名和各临床科室带教老师39人为研究对象,以《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中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调查表》为工具,调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水平,分析实习护生临床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并收集实习护生临床沟通事件与沟通培训建议。 2.以6省市高校教师13人、临床护理专家16人、带教老师32人为研究对象,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构建评价表》为工具,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培训模式的构建方案。 3.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南京某三甲医院2009年实习护生445名中随机抽取8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设计的随机区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40人与对照组43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按医院以往的带教方法进行沟通能力培训,,试验组护生另以研究所设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以《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为工具,在培训开始前3天、培训全部结束后当天和培训结束后1月三次评价研究对象临床沟通能力,以自身对照与对照组对照对培训进行结果评价。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实施过程评价表》为工具,以试验组护生为调查对象,在培训全部结束当天对培训进行过程评价。 研究结果 1.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整体偏低,不同学历护生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习经历护生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带教老师分析认为护生临床沟通中存在:缺乏沟通技巧与主动沟通意识,自信不足,缺乏专业知识,患者对护生不信任等问题。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不能满足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需要,带教老师的带教行为与实习护生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P<0.05)。目前临床开展的沟通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研究共收集93例实习护生临床沟通事件,并征集了122位实习护生与24位带教老师的沟通培训建议。 3.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初步构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并就构建方案进行专家咨询。研究所选专家具有较好代表性与权威性,不同专家群对培训模式的设计方案评价高度一致,培训模式方案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20位专家提出了具体建议。 4.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两次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亦高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0.01),上课次数与试验组护生沟通能力的多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试验组本科护生与非本科护生、对照组本科护生与非本科护生沟通能力间的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培训的过程评价显示,护生对培训实施方案的评分为3.60-4.51(5分制),并对培训的实施过程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研究结论 1.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整体偏低,不同学历、不同学习经历护生可进行统一培训。 2.护生临床沟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沟通技巧与主动沟通意识,自信不足,缺乏专业知识,患者对护生不信任等问题。分析认为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偏低的原因包括:日常的临床带教方式不利于护生良好沟通能力的培养,临床开展的专项沟通培训亦未得到预期目标,以及护生对自身问题认识不足。根据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的建议,可构建一种基于临床工作情景的、鼓励护生参与的沟通培训模式。研究收集的93例临床沟通事件进一步展现了护生沟通过程中的问题,为将来的培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的构建方案得到各地、各专业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评价,说明该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培训模式具体包括: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为:实用性、针对性与系统性原则。培训以建构主义为教育理念,以行动学习法为教学方法,以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为教学模式。根据上述原则与理念的要求,选取临床常见的、共性的工作情景作为教学主题,包括:入院患者沟通,给药护患沟通,非给药护患沟通,手术前后护患沟通,出院患者沟通,儿科、危重、不良预后、发生纠纷等特殊患者沟通。每一主题安排一次培训,具体教学内容均按同一框架安排,包括:该临床情景下沟通的主要信息内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常用的沟通技巧、常见的沟通障碍与应对、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与应对等5项内容。教学过程为:课前小游戏5分钟,学生回馈10分钟,录像回放15分钟,小组讨论25分钟,课堂分享15分钟,教师反馈15分钟。 4.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提高了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培训效果从多角度得到证明。培训实施过程得到护生基本认可。该培训模式仍可进一步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悦;刘艳;;中专实习护生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年05期

2 刘梦华;;浅谈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24期

3 王庆华;刘凤;郝玉玲;许红梅;杨新芳;卢晓燕;;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12期

4 马怡婷;初岩;姜学;;实习护生双能力现状与需求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0年06期

5 李大纯;;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年12期

6 蒋亚芬;孙敏敏;朱丽云;孙艳;;人文素质培训对实习护生语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年26期

7 黄定文;;手术室护生动手机会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8 黄雪颖;;实习护生自信力的培养[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9 周玉峰;顾则娟;徐剑鸥;刁玲玲;;运用临床情境式培训提高护生沟通能力[J];江苏医药;2011年01期

10 李晓莉;刘秀丽;杜英;;临床护生教学模式的改进[J];中国医学装备;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毓琴;;医院实习护生洗手情况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鸣明;龚碧波;袁能;杨东平;刘玉勤;张爱华;乐嘉苓;葛军;;74名实习护生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梅;;病区助理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4 钟玲;林平联;何小玲;;主责分组带教手术室实习护生的效果评价[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邝翠和;杨庆生;丁国英;盘洁英;;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对策[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丽华;;指导急诊实习护生在静脉输液前进行有效沟通的效果观察[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于青;陈菁华;;我院开展急诊预检护士岗前培训的做法及体会[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顾玉琴;;不同层次护生急诊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爱煌;;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10 李远梅;;脑瘫儿童引导式教学成功个案介绍[A];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伟 龚崇;湖南科技职院 成就IT人生[N];湖南日报;2006年

2 马兰兴;实现职业目标的“三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 胡征;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杨晓梅;缺乏与人沟通能力导致这起惨案发生[N];法制日报;2011年

5 董国成;南京加强媒体沟通能力培训[N];中国工商报;2011年

6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赵华军;“微博问政”考验法院民意沟通能力[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韩晓静;人民币汇率风波考验政府沟通能力[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胡慧平;中国经理沟通能力弱[N];组织人事报;2003年

9 市委党校副教授 董传书;把握基本技巧 完善沟通能力[N];铁岭日报;2010年

10 ;沟通能力的基础[N];电脑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淑华;企业管理者沟通能力结构与测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漪文;基于能力框架的HRST能力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7年

4 杨湘怡;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瞿群臻;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何国正;基于领先用户的顾客参与新产品研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峰;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系统化专项培训模式的构建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贾接梅;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晓玲;湖南省实习护生虐待及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D];中南大学;2011年

4 袁炳秋;湖南省某医院实习护生焦虑状态的心理压力源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志娟;重庆市主城区初中教师课堂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辉;二级医院护士沟通能力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7 赵玲;湖南省实习护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卢炎;运用学习型组织原理 提高组织沟通能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胡笑甜;昆明医学院实习医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曾凯;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的研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0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50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