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
【图文】:
图2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重点层次的比较2.中医护理本科合理培养年限的比较表8中医护理本科合理培养年限的比较(一)组别培养年限6年5年4年3年合计(n)x’值尸值[n(%)〕17(4.04)0(0.00)0(0.00)2(1.69)19(2.37)[n(%)〕[n(%)]J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合计123(29.22)50(30.49)30(30.30)32(27.12)235(29.30)237(56.29)110(67.07)66(66.67)76(64.41)489(60.97)〔n(%)]44(10.45)4(2.44)3(3.03)8(6.78)59(7.36)4211649911849.16802<0.001表8显示,对各被调查人群组中医护理本科合理培养年限进行比较,尸<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年制所占比例最大(60.97%)。
图3在校生与毕业生中医护理本科合理培养年限的比较3.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的比较表10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的比较培养方向别应用型人才合计(n)x“值[n(%)」11胡教能人才〔n(%)]多元复合人才[n(%)j高级专「」人才[n(%)]‘、,,尹、,少、、,声口、、少了
项中进行统计分析。表14显示,对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就现行护理人才培养程设置模式适合程度进行比较,尸<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护理人刁‘培养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表15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课程设置模式别合计生命周期式模(n)式[n(%)]x,值尸值学生教师理人员合计建筑式模式[n(%)]103(24.47)23(14.02)14(14.14)140(20.47)渐进性模式[n(%)]232(55.11)101(61.59)66(66.67)399(58.33)平行式模式仁n(%)]62(14.73)15(9.15)6(6.06)83(12.13)24(5.46)25(15.24)13(13.13)62(9.06)4211649932.91684<0.001表15显示,对各被调查人群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比较,产(.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合理时间跨度的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信法,朱乔青,李健美,倪金娣,朱冬珍,葛慧芳;中医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刘革新,王力,王艳,杨富国;高等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邵文利,杨英华;护理本科生专业角色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7年01期
4 汪建平!510089,黄惠霞!510089,汪宗芳;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经验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0期
5 周红;护理临床教学改革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3期
6 李英,万宏伟;改革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 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3期
7 郑雪梅,蒋文慧;21世纪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思索[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5期
8 袁浩斌,钱晓路;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2期
9 宫玉花,郑修霞;我国护理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7期
10 李新辉,杨琴,王晓闻,陈秀兰;微格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鸿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严姝霞;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马连娣;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简福爱;稳定中医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的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曹娜;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赵红梅;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6 夏杉;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1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9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