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日本汉方医学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3:22
日本经过千余年对中国医学的引进、学习、研究与发展,日益由对中国医学的单纯模仿转而进入实行医学日本化的尝试阶段并有所创新。这些变化在近世最为明显,而且表现得最为强烈。随着汉方医学的发展,日本医学界逐渐形成了4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即“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及“考证派”。综观日本汉方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总体上与中医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最初的导入到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体系,其间均贯穿了对中医学的研究分析与取舍,亦离不开中医大家学术成就的影响。此外,日本的文化土壤、制度、政策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对汉方医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相当影响。本文以近世日本汉方医学日本化及其变迁为主线,以中国传统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及各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各自的特点为核心内容加以探讨,比较系统地展示了近世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演变过程,希图借此勾画出近世日本汉方医学演变的轮廓。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092
本文编号:2811492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0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武彦;;针灸传日早期史实的若干考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俞贤在;张志枫;许家佗;英洪友;;日本汉方腹诊的起源与流派形成[J];中医药文化;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日色雄一;日本考证学派《灵枢》研究之考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佳姝;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对张仲景方证相应理论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李耘州;日本医家大XZ敬节仲景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刘素莉;鸦片战争前中日翻译西方解剖学的文化意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周敏;《本草纲目》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承及影响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1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