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21:08
   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特别的严重,患病和失能老人问题尤为突出。“医养结合”在各地开始陆续实施。“医养结合”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加有效的解决养老问题。本文以辽宁省铁岭市为背景,研究了该城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分析出该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同时出现了未富先老的情况。在具体研究方面:首先,对铁岭市城镇居民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进行了背景分析,给出了政府相关的养老方面的政策,同时对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对数据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二,对铁岭市M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对M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配置情况进行了说明,对“医养联盟”的模式进行了阐述,对社区中心养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对制约铁岭市医养结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使用“PEST”模型进行有效说明,在归纳的过程中发现了相关问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服务质量在不断提升;资金等投入不足,存在严重缺口;相关人才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医疗与养老结合所面临的制度上的阻碍。第四,从优化配置、政府引导、培养专业人员、优惠政策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决。本文介绍的基于卫生服务中心的养老模式,该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同时又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相应的因素分析层面还存在政策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疏于管理等情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铁岭的医养结合,统筹兼顾发展,在全面掌握全市基础情况的同时,有效的完善养老机构的建设,把服务体系纳入养老服务当中,对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照顾,最终为健康养老做出了贡献。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197.1;D669.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1.1.2 老龄化人口的晚年护理需求问题日益突出
        1.1.3 铁岭市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
        1.1.4 政府部门对社会养老服务缺乏足够重视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研究意义
        1.2.2 实用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理论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分析
    2.1 铁岭市M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模式分析
        2.1.1 举办M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2.1.2 建立起“医养联盟”形成“医”、“养”制度
        2.1.3 与周边养老机构通力合作
        2.1.4 M社区中心养老服务中医养体系优缺点
    2.2 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意愿调查
        2.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2.2 调查结果显示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增加
        2.3.2 医疗服务资源以及社会养老服务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制约铁岭市医养结合因素分析
    3.1 医养结合PEST模式分析
        3.1.1 政治因素——政府出台政策推进
        3.1.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缓慢
        3.1.3 社会因素——失能化、高龄化明显
        3.1.4 技术因素——铁岭市养老发展状况及卫生医疗状况
    3.2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升
        3.2.1 相关的医疗资源分布存在失衡
        3.2.2 医疗急救资源存在失衡
        3.2.3 资金等投入不足,存在严重的缺口
    3.3 相关人才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3.3.1 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还没有完全纳入我国高校的培养体系中
        3.3.2 现有的养老机构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职业认同感
        3.3.3 现有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感较差
    3.4 进行医疗与养老结合所面临的制度上的阻碍
        3.4.1 管理上相互独立
        3.4.2 保险制度的不完善
4 加快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相关对策
    4.1 进行养老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4.1.1 医疗与养老资源整合
        4.1.2 医疗与养老资源整合具体作法
    4.2 发挥出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作用
        4.2.1 加强政府部门作用
        4.2.2 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资源
    4.3 培养专业的医疗养护人员
        4.3.1 鼓励高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
        4.3.2 提升老年人护理人员的认同感
        4.3.3 加强高校与养老机构的合作
        4.3.4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
    4.4 加强医养结合常规管理
        4.4.1 进行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
        4.4.2 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4.4.3 协调各个部门简化医养结合审批的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函;王梦苑;赵育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年期

2 肖玉格;卢超萍;陈溪珊;王若维;;老年人对“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认知调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年05期

3 颜玮;;中国家庭的功能演变与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05期

4 曹梅娟;王亚婷;;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意愿调查[J];护理研究;2018年14期

5 朱慧;陈琼琼;黄麟;许文刚;张莹;;新时期下我国养老模式的特征探究[J];智库时代;2017年13期

6 廖振峰;;叩问养老模式:我们该如何养老?[J];房地产导刊;2017年12期

7 金军;;试论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J];新西部;2017年31期

8 黄威;徐彩亚;张馨文;;基于互助养老模式下的养老设施配置初探[J];大众文艺;2018年01期

9 方杰;黄坤瑜;陈杏雅;;南京市智慧养老模式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15期

10 朱旭峰;;城市社会养老模式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希;;加快推进沈阳市“医养结合”创新型养老模式对策研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7年

2 郝丽;魏楠楠;;天津市“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模式探讨[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7年

3 蔡芳川;周临华;;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A];纪念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作品集(三)[C];2013年

4 闫战友;;适应家庭结构新常态,创建社会养老新模式——对家庭功能与养老模式关系的探析[A];全省老年学学会工作暨老龄调研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5年

5 黄景旺;;浅谈“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发展[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6 郝丽;朱祁恒;杨晓康;;天津市“互联网+”智慧社区养老模式研究[A];“四个全面”·创新发展·天津机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5年

7 张秉铎;王洪宇;;“天堂”之乡的养老之路——苏南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8 王洪宇;;江苏农村已经逐渐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C];2011年

9 郭养清;;世纪之交我国养老模式的探索[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10 ;探索我国农村发达地区养老模式——市老年学学会协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潍坊医学院 郭晓宇 吴炳义 于奇;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探析[N];中国人口报;2018年

2 见习记者 帅政;医养结合:让新型养老模式阳光普照[N];内蒙古日报(汉);2018年

3 记者 董楠;我市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现代养老模式[N];衡水日报;2017年

4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 张欣;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吉林党校报;2017年

5 记者 张李杨 通讯员 郑雨薇;遂昌合力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N];丽水日报;2017年

6 通讯员 黄丙坤 记者 徐建;池州探索多样化健康养老模式[N];安徽日报;2017年

7 袁玮;互联网+孕育消费养老模式[N];中国老年报;2017年

8 杨康;“医养结合”或加速养老模式裂变[N];东莞日报;2017年

9 通讯员 李巨涛 闫鹏飞;平山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河北经济日报;2017年

10 苏天雄;我州创新推动建立“1+N”农村互助养老模式[N];凉山日报(汉);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金华;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曹昭;变迁社会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4 陈建兰;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王梅梅;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雷继明;家庭、社区与国家:农村多元养老机制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陈俊傲;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兰凌;自尊调节下家庭功能对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戴俊;高端养老业商业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佳绮;成都市锦江区构建9064养老模式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陈玉姣;广汉新丰镇马牧社区创新乡镇日间照料养老模式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李阳;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6 孙荻;风烛之年[D];南京大学;2018年

7 徐亚欣;社会工作介入高知老人医养结合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8 黎思宇;铁岭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9 胡琼海;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空间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

10 吴海萍;青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推广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1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31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